一、基本情况:
曹县是个农业大县、粮食大县,主要农作物为小麦和玉米,如何实现小麦和玉米从种到收的机械化全过程,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解放生产力,曹县农机局从2012年就开始对玉米收获机械进行了重点的、有计划、分步骤的推广,目前小麦机耕、机种、机收已达99.99%,基本全部实现了机械化作业,而玉米机耕、机种率也已实现机械化作业,目前主要是玉米机收率较低,主要原因是玉米收获机具处于研发试用阶段,新机型故障率高,质量不稳定,作业效率低,影响推广使用,使得社会上玉米收获机具保有量少,成为玉米全部实现机械化收获的瓶颈问题,如何提高玉米的机收率,增加社会保有量,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采取了相关措施。
二、具体做法:
1、提前动手,稳步推进
2012年初,我们就和经销企业座谈,以“时风”牌二行自走式玉米收获机先行、先试进行推广,通过市场调查,周边县区二行自走式“时风”玉米收获机具售价每台4.5-4.8万元左右,为了打开局面,曹县所售“时风”以每台4.2万元价格进行薄利低价销售,很快打开了局面,为了让广大农民机手对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具有个感性,直观的认识,督促“时风”销售商先后3次召开现场演示会、推介会,取得了明显成效;年底,仅“时风”一个品牌就销售100余台,起到了很好的带头辐射作用,引导激发了农民对自走式玉米收获机具认识和购机的热情,调动了他们从内心想购买玉米收获机具的积极性。
2、宣传发动,强力推广
2013年,为了全面推广玉米联合收获机具,引进好的、性能过关的、质优价廉的玉米收获机具,让农民有更多的选择权,我们在去年推广基础上吸纳了谷王、宁联、春雨、巨明、国丰、中收、雷沃、雷肯等各种厂家品牌的玉米联合收获机,同时,针对农业、农民要求,引进各品牌二行、三行、剥皮、秸秆切断、秸秆还田等多种型号的玉米收获机具。
本着对农民、对购机户负责的态度,农机局要求每个经销企业所引进的品牌机具都必须在曹县乡镇召开现场演示会,实地收获作业表现给广大农民观看,现场讲解、指导,使得以上品牌的机具分别在曹县郑庄苏道口、砖庙杨庄、磐石马庄、侯集智楼、闫店楼戴庄等召开了现场演示会,所举办的每场演示会都选择了不同的地点,每场演示会覆盖6-7个乡镇,六场演示会的召开,涵盖了所有品牌机型,无缝隙辐射全县所有乡镇,把玉米收获机具推广使用推向了高潮,也收到了显著的效果。2013年全县共销售玉米收获机具350余台,其中有两个品牌突破100台,而同比全市玉米收获机具销售量1050台,曹县位居全市销售量的三分之一,实现了量的飞跃。
3、制定激励措施,提升购机热情
农机局将补贴资金进行重点倾斜,先后制定优先补贴玉米收获机具,鼓励和吸引农民进行购机,调动了广大农户购机的积极性,为玉米收获机具的快速发展壮大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撑。
曹县农机字(2013)11号文件第四条明确要求,近期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将重点补贴具有秸秆还田功能的玉米联合收获机具,玉米联合收获机具是我县重点推广机具。以文件形势,把我县玉米收获机具的推广使用提到了首位,上升到一个高度。
同时,我局以包村第一书记为龙头带动示范,在曹县古营集镇周洼行政村举办了大型玉米收获机具现场收获演示会,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通过电视台民生栏目、新闻报道等多种形式在全县循环播出,产生了广泛效应。
目前,我县玉米机具收获推广正有序推进,预计明年将达到600台左右,基本满足全县玉米机械化收获作业任务。
4、加强培训,引导使用
农机局严格要求各经销企业必须对购机户进行售前技术操作培训,通过培训,使机手对玉米收获机具的工作原理、安全使用、安装调试、注意事项等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操作技能,培训期间,邀请生产厂家技术人员现场讲解机械性能、操作知识,发放明白纸,解答机手提出的各类问题。
同时,在玉米收获机具品牌选定上,农机技术人员通过参加每个经销企业的现场演示会,实地观看现场收获质量,对不同型号、品牌进行评比、调查,把好的品牌机型推荐给广大购机户,使三行、自走、带剥皮、具有秸秆粉碎还田功能的玉米收获机具,得到了广大群众和用户的认可,满意度较高。
在玉米收获的繁忙季节,积极将获取的收货信息、意见,反馈给经销企业,随时调度经销商,快速高效解决好各类问题,预防小问题发酵成影响面大的事情,通过多方面努力,今年大部分购机户投资玉米收获机具已获得了高额的回报。
三、存在问题
调查中发现玉米收获机具普遍存在以下方面问题:
1、安全性能方面,主要是一些产品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一些自走玉米收获机割台和排气管防护不到位,易发生伤人和安全事故。
2、可靠性低,因玉米秸秆粗、硬,柔韧度大,对机具部件材质要求较高,而现有机具零部件质量差,装配质量低,部分结构设计存在一定缺陷,造成机架、轴类断裂,焊点开焊,链条断裂,轴承、皮带、油泵损坏等。
3、服务质量方面,售后服务人员少,机具小问题较多频发,维修人员无法及时到达现场,造成相互推诿、拖延,服务态度差,配件调运周期长,供应不足,配件通用互换性差,售后服务不及时,现场排除故障能力低,对机手的培训指导不到位。
4、由于以上多种原因,玉米机具售后服务压力较大,造成服务人员不足,易集中出现问题。
四、意见和建议
1、下步重点抓好三包服务,主动联系农机生产企业和经销商进行座谈,搞好售前技术指导,售后三包服务,解决机手的后顾之忧,对服务较差的企业进行及时约谈,对不与合作、不敢承诺、服务不到位的经销企业,取消产品的补贴资格。
2、秋收结束后,尽快召开经销企业座谈会,座谈对目前玉米收获现状的看法和态度、经验,在实际供货、三包服务中遇到的问题、困难,有针对性地制定一些措施,提出一些要求,对共性的问题抓紧解决。改进服务水平,提高三包服务质量,总结今年的玉米机收经验、为明年全面实行玉米机收打好基础。
3、利用购机户手机短信形式为机手提供操作规程、注意事项、作业价格,引导机手合理使用机具,要求购机户在机具危险部位,自己加贴安全警示标志,提醒违章操作风险,提示故障排除方法。
4、出台玉米机具的收获技术指导意见,因玉米收获期较长,秋季雨水少,天气影响较小,使得玉米收获机具实际工作时间长,玉米收获的跨区作业也将逐渐步入市场化运作轨道,农机局将从各方面给以正确的引导,推广以农机合作社为龙头的带动作用,使得玉米机收同小麦机收一样,成为秋季收获的一大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