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政策好,农机普及快,还有你们不怕辛苦,一遍又一遍地教俺们怎样种好地,要是以前得先掰棒、凉晒玉米、砍杆、翻地后才能施肥种麦,现在听了你们的话,都不用费多大劲,俺们就能把地打理的妥妥当当……”李村镇朱庄村农民朱法林兴奋与市农机局技术人员交谈。
10月8日,开班第一天,市农机局高级工程师、市农机推广站丁财新站长及市农机技术人员在牡丹区农业机械局局长姜国防的陪同下来到李村镇朱庄村,为当地农民、合作社社员、农机大户等详细讲解了保护性耕作的优势、保护性耕作技术要领以及小麦免耕播种技术等。保护性耕作就是利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好处是可以达到节本增效、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效果,每年可少浇水1~2次,每亩节省肥料15~20公斤,减少机械进地次数和机具投放量,每亩降低作业成本30元左右,对小麦、玉米都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市农机技术员的现场技术指导培训受到了众多农民群众的好评,同时,这次活动也为牡丹区进一步推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为明年全区小麦的丰产、丰收夯实了基础。
随后,牡丹区农业机械管理局局长姜国防接受了牡丹区电视台的采访,介绍了今年以来,牡丹区农机局通过多种方式开展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宣传推广工作,召开了现场会、演示会,举办了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班,并将保护性耕作机具作为重点机具进行农机补贴。
截止目前,牡丹区已发动玉米联合收获机900余台,秸秆还田机2300台,深松机370台,免耕播种机780台,投入到三秋生产,今年玉米联合收获率达到86%,秸秆还田率达到95%,实施免耕播种面积已达1万余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