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科学有道节本增效环境好

作者:中国农机总网 本站发布时间:2013年10月15日

  又到秋收季节,尽管各地鼓励将秸秆就地粉碎还田,但是不少农民还是愿意一把火解决问题,秸秆焚烧又开始频频抬头。秸秆还田是改善农田生态环境、节本增效和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绿色食品发展的有效手段。改掉焚烧秸秆的陋习,有利于农业更科学更高效发展。
  
  焚烧秸秆利少弊多  农户循环利用招数多
  
  资料显示,焚烧秸秆会破坏土壤结构,焚烧秸秆使地面温度急剧升高,直接损害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不利于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充分吸收。而且秸秆焚烧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也容易引发火灾。
  
  “以前俺都是把玉米秸秆在地里放火烧了,浪费资源不说,还容易引发火灾,造成环境污染;现在这一车玉米秸秆拉到牛场能卖40多元,俺家8亩玉米地,能卖450多元。”近日,田楼镇合浦村赵国生拿着卖玉米秸秆换来的钱,心里美滋滋的。针对该镇畜牧养殖数量多,对饲料需求量大的实际,镇党委政府鼓励村民将玉米秸秆作为牲畜饲料进行青贮、氯化,经过一系列技术处理后,有效解决牲畜越冬饲养问题。“青贮秸秆能保留玉米秸秆的大部分营养,牛爱吃,营养也高。”合浦村养殖大户杨启洪告诉记者。
  
  与农户赵国生卖玉米秸秆不同的是,李二圩村张文超、崔如兵等农户却把玉米秸秆就地粉碎,进行秸秆全量还田。该镇大力推行秸秆还田技术,鼓励农民实施机械化秸秆还田。“把秸秆打碎了,再深埋到地里。俺们不用往外运,省时省力,地里还能少施肥;用秸秆还田技术的地块,小麦产量明显高,每亩能增产100斤左右。”张文超说。
  
  与此同时,该镇还大力推广沼气池、沼气炉,以改善群众生活环境。据了解,该镇今年新推广沼气池500个。
  
  秸秆还田  科学有道
  
  对于许多农民来说,焚烧秸秆省时省力,有些农民还误以为焚烧秸秆可以肥田。在一些农村秸秆焚烧成为顽疾,推广秸秆科学还田遇到相当大的阻力。因此,在解决秸秆焚烧问题、推广秸秆科学还田的道路上应该变禁止为引导,变堵为疏。
  
  首先,对农民宣传的内容、方式、渠道等都需要改变。让农民明白秸秆焚烧的弊端比发布强硬的禁止口号更易见效。可以通过种粮大户、合作社等对农民进行宣传,甚至可以对农民开办讲座,以讲解案例的形式,让他们真正认识到秸秆焚烧的弊端。
  
  其次,应对秸秆科学还田加大补贴。据了解,农民对每亩地秸秆还田需投入40元机械粉碎费用,夏秋两季就是80元。如果还田后缺乏沤制发酵导致病虫害,每亩地又要增加直接投入40元左右。仅此两项就是120元。有些地方有配套资金补助秸秆还田,但是数额较小,惠农投入容易被成本抵消。因此,许多农民仍然愿意将秸秆直接焚烧。
  
  再次,要提供技术服务更好地引导农民将秸秆还田。将秸秆还田时,需要用大马力机械旋耕机将秸秆粉碎,一般还应适当增施一些氮肥和磷肥。秸秆还田有一定技术要求,有关部门应为农民提供必要技术指导和支持。否则可能造成秸秆还田后农民看不到效果,影响他们将秸秆还田的积极性。
  
  随着农村科学知识的普及,人们的种田科学意识和环境观念不断增强,加上政府的有效引导,近年来,焚烧秸秆现象逐渐减少,秸秆还田的思维日益深入人心。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