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诸城市把保护性耕作作为加快农机化发展的重点工程来抓,扎实开展了以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和小麦免耕播种为主要内容的“大培训、大推广、大普及”活动,保护性耕作马立足、面积大、效益高。
提高了广大群众对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认识。保护性耕作是一项承载秸秆覆盖还田、机械免耕播种、化肥深施等多种先进农机农艺技术的耕作体系,具有省工、省时、保护生态的特点和优点,解决了农业生产上的许多突出问题。通过强有力宣传发动、示范带动和政策拉动,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转变了观念,对保护性耕作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很多地方出现了农民争抢使用玉米收获机、免耕播种机的现象,各镇(街道)相继召开了“三秋”农机作业现场会,保护性耕作发展氛围愈加浓厚。
助力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的整体提升。通过玉米机收、小麦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全面推广,长期制约该市农机化发展的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迅速提高,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取得长足发展。同时该市保护性耕作机械保有量明显增加,大型新式机械所占比重进一步提高,农机装备结构继续优化,农机装备水平得到较大幅度提升,为现代农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物质装备基础。
加快了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步伐。在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过程中,具有较高素质的农机大户、种粮专业户、农机专业合作社成为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带头人。这些服务组织开展从种到收的全程机械作业服务,不仅为农民提供了便利,而且扩大了自身服务内容、增加了作业收入。
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与传统耕作相比,保护性耕作不但能减少作业工序,降低种植成本,增加农民收入,而且由于秸秆覆盖,土壤中腐殖质增加,能有效地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同时保护性耕作可以有效防止作物秸秆焚烧带来的资源浪费和大气污染,改善社会及生态环境,成为农村 “三大堆” 清理工作的一条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