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农机市场21载“农民”叶青的三农情结

作者:《长江商报》本报记者 江飞 本站发布时间:2013年10月18日

湖北安徽商会执行会长叶青。 本报记者 刘源 摄

    背景

    湖北省安徽商会成立于2006年1月,践行“服务徽商、服务政府、服务社会”的宗旨,实施“两个战略、一项工程”,打造项目合作发展和金融融资服务两个平台,建设服务型、学习型、创新型商会,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和社会美誉度。商会先后多次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国际徽商精英年会、武汉市人民政府评为“先进商会”、“优秀秘书处”。2012年6月和7月,商会被湖北省民政厅评定为5A级社会组织,商会党委被湖北省委表彰为“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充分展示了荆楚徽商良好的社会形象。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徽商在湖北投资开发、经商办厂的企业有3000多家,经商者达30余万人。改革开放以来徽商在湖北投资总额达3500多亿元。其中,百盟集团、阳光凯迪新能源集团、万吨冷储集团、国药湖北控股集团、皇冠食品等十多家徽商核心企业,已成为行业龙头或占据领军地位。

    接到采访任务时,记者以为此次出镜人物是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直到见面时才发现此叶青非彼叶青。作为湖北省安徽商会党委书记执行会长的“此”叶青另一个重要身份则为安徽青园集团董事长。这是一个在1992年大家都往沿海发展工业、服务业、房地产、贸易等第三产业时,依旧留守农业机械领域并深耕21年的“老农”。

    坚持给农民做“保姆”

    初次见到叶青是在光谷创意产业基地光谷客17排剧院内,当时他刚主持完一个长达三个多小时的徽商发展讲坛暨徽商地产联盟签约仪式,散场后的会议大厅空调大聚光灯早已被工作人员关闭,唯一还有运行的只有大分贝的音响。外界声音纷杂,叶青侧着身子坐在观众席中仔细听着记者的采访提问。

    此时的他满脸的汗水,虽然疲备但浑身依旧散发着一种儒商的气质,身材微胖,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你无法想象就是这样一个人,将李昌平那句“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放在心上。在“十万人才下海南,十万人才闯特区”的年代,依旧保存着一颗农民的质朴的心,坚持着做一份给农民做“保姆”的事业。

    21天可以养成一个好习惯,那么21年坚持同一份事业的人收获的将是什么?

    “我出生在安徽一个小县城,1988年从农机校毕业后直接分配到长岭农机站工作,后来又先后调任漳湖区农机站站长和望江县农机推广站站长。1992年邓小平南巡,划经济特区,当时刺激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叶青就顺势下海,创办望江县青园机械有限公司。”说起他的农机情节以及这21年来一直深耕农机而没有因当时三农问题残酷的现状而逃离的原因,叶青这样跟我说:“国以民为本,农民才是国源,帮助农民,建设新农村。将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场转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收入,保障农民生活。”

    打造高效农业领头羊

    青园集团是叶青一手打造出来的从农机贸易起步,快速发展成为涵盖工程机械、汽车、通用机电,直至百货、生态旅游等领域的现代企业集团 。

    2000年青园集团在安徽省望江县兴建了望江青园农机汽车大市场,2005年与香港万泰国际投资公司合作,兴建了安庆青园国际农机五金机电城。2008年,青园集团再次跨出安徽,在湖北省黄石市的浠水县兴建了浠水青园国际现代农机机电建材大市场。

    由此,青园集团的市场影响力延伸到湖北、江西、湖南、安徽四省,极大地扩展了青园集团的知名度和服务能力。

    而这一切的成就无不昭示着叶青对这个行业的坚持与热爱。2005年正是国家在新时期大力实施惠农政策,农机购置补贴开始显现社会效益,农机化蒸蒸日上之际。叶青看到了农民的需求和农机化发展的美好前景。他大胆决策,牵手香港万泰国际投资,建设农机五金机电城。

    2010年,青园携手久保田组建的农场项目,通过机械化整地、育秧、插秧、收割、加工等“一条龙”式的作业,展示现代农机的魅力,整合先进技术,打造品牌大米,引领高效农业。

    叶青的“家庭农场”生意经

    而就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这一概念后,各地迅速开始了相应的探索。在美国和西欧一些国家,农民通常在自有土地上经营,也有的以租入部分或全部土地经营。农场主本人及其家庭成员直接参加生产劳动。2009年4月,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在白宫南草坪开辟了自己的家庭菜园。3年时间让这片土地不仅成为总统厨房的“补给站”,还在全美掀起了一股家庭农业热。

    “对于家庭农场,青园集团绝对是最有经验的。”由于几年前安徽青园集团便开始有计划地实验与研发农场式机械与技术,叶青对今年中央出台的“家庭农场”政策相当得意。“抓住了政府支持下的农机补贴政策,才能做强现代农机产业。”

    “传统农业是靠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和土地的增加来改变农村现状,这就需要不断地开荒,不断地提高科学种田等等,但是提高到一定限度以后不会提高。”叶青针对在发达国家已经发展成熟但在中国才刚刚起步的“家庭农场”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只有推进农业科技化、机械化,才能解决当今农村劳动力短缺,劳动强度过高的现状”。

    在今年的农业发展中,“家庭农场”成为一个新亮点,跻身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对此叶青建议:“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各地方政府应加大建设”三农“平台与农机专业大市场,支持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反复强调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在如何发展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个问题上,政府应该建立高效平台,送科技下乡,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情,促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农村和谐社会。”

    “梦想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21年的时间里,安徽青园集团快速发展成为一个多元化现代企业集团。由于长期扎根农机行业,使叶青对农机化的发展趋势有着深刻而独到的观察——“农业现代化的特征应该是以农机化主导农业生产,农艺要主动适应农机化发展的需要,而利用先进农业机械建立一座现代农业的示范基地,是我近些年来的梦想”。

    因着这个梦想,青园集团业务从农机延伸至生态旅游,2009年叶青投资建设了雷池湖国际生态旅游度假村,集新农村建设示范基地、生态湿地景观区、现代科技农业示范园、生态农业观赏采摘区等于一体,全面诠释了未来农村发展的方向。在此,叶青也表示,将构建良好的农业服务综合体系,继续服务三农事业。

    ■本报记者 江飞

    国以民为本,农民才是国源,帮助农民,建设新农村。将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场转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收入,保障农民生活。

    农业现代化的特征应该是以农机化主导农业生产,农艺要主动适应农机化发展的需要,而利用先进农业机械建立一座现代农业的示范基地,是我近些年来的梦想。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