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台县:实施小麦秸秆还田难在哪里

作者:高照峰 本站发布时间:2013年11月05日

    鱼台小麦常年种植面积35万亩,已基本实现从种到收的全程机械化。机械化在提高效率、节省成本的同时,也为小麦秸秆的处理、粮食的晾晒带来了不便,这实际上是推广机械化过程中存在的盲区与延伸。小麦秸秆不进行粉碎还田,会带来污染空气的焚烧和地表有机质的破坏,这个道理已为人们熟知。然而,在不少地方秸秆焚烧仍呈社会性、普遍性、季节性的发展态势,成为一道大煞风景的“风景”。秸秆还田难,究竟难在哪里?近年来,鱼台县为此做了大量调研和示范推广工作。

    一、 试验示范初见成效

    自2008年以来,我县在稻田区开始小范围对小麦秸秆还田技术进行试验、示范,通过近几年试验,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2008年,我县在清河镇王庄村开展小麦秸秆还田试验,试验面积10亩。主要技术方法:①利用小麦联合收获机收获小麦;②人工把小麦秸秆摊匀;③使用大型拖拉机旋耕,旋耕机加装兖州大华生产的燕尾刀,通过燕尾刀把秸秆压入地下;④秸秆还田地块每亩加施尿素15公斤(或氢氨25公斤),主要中合秸秆分解过程中产生的甲烷,防止烧苗;⑤机械化插秧。试验证明,泡田后秸秆仍部分漂浮,机插秧过程中,秸秆对插秧机有缠绕现象,为机插秧带来不便,如实施人工插秧则更为不利,通过试验也取得一定的经验。

    2010年以来,根据我县稻茬麦的种植模式,我们积极探索研究适应我县的秸秆还田新技术,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2013年6月初,县农机局组成专门班子到江苏沛县杨屯参观学习。通过学习,结合本县具体情况,我们在王鲁镇王鲁村、张黄镇解家村进行了试验、示范,试验面积近500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技术方法:①采用加装粉碎装置的小麦联合收获机收获小麦;②利用秸秆粉碎还田机进行秸秆还田;③利用旋耕机实施旋耕;④泡田;⑤机械化插秧;⑥采用三灌、三排、三凉技术实施田间管理。现在来看,这项技术具备推广示范的一切条件。
    二、听取群众呼声调研

    2013年7月,鱼台县农机局提出小麦秸秆综合治理调研课题,成立了以分管局长为组长、相关农机(农艺)专家为成员的课题调研小组,以全县18个农机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为调研对象,围绕合作社现状、经营状况,小麦秸秆全面治理、综合利用,水稻大田施肥、喷药及粮食晾晒烘干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考察、深入调研。

   调研小组深入合作社、农机(种粮)大户和农户进行调查、走访、计算、分析,收集了群众意见。

    1、群众禁烧意愿强烈 广大群众都认为秸秆焚烧“有百害而无一利”,老百姓焚烧秸秆也是出于无奈、迫于无计可施,若进行还田作业费用太高,要求政府出面科学引导、综合治理。

    2、合作社家底薄  实施有心无力 经调查,鱼台县所有合作社社长对小麦秸秆还田都持赞成态度,认为这是今后发展的趋势和必由之路,但是由于投资过大,至今未能大规模实施推广,特别希望国家能给予大力补贴推动,让他们干给群众看,继而带着群众干,以起到示范演示、推广带动、“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三、影响小麦秸秆还田的不利因素

    影响该工作实施的不利因素主要有两点:

    1、农民认识程度低、地块零散不集中、缺乏政府指导和组织推动 现在农民种田只图省事,而不谋求发展,只考虑眼前现实问题而不顾长远打算。“一烧了之快插秧,背起行囊走四方”是鱼台县大多数农民的真实写照。他宁愿忙季来、闲时走,往返奔波也不放弃他的“三亩二分地”,这就需要政府引导、部门实施、合作社(农机、种粮大户)示范带动推广,是一个牵扯多部门、多行业的系统工程。
    2、资金匮乏 要用加装粉碎装置的小麦联合收获机收割小麦,每亩成本须增加10元,再用秸秆粉碎还田机实施小麦秸秆还田,每亩又增加成本40元,5 0元成本的增加,不论对合作社、农机大户、种粮大户,还是对农民个人来说都是一个难以接受的负担,对经济效益本来就很低的农业来说是一项“听起来很好做起来很难的‘希望工程’”。

    为不影响水稻的插秧进度,小麦秸秆粉碎还田要在一周内结束,以每台车每天还田作业70亩计算,合作社现有的6台还田机械一周最多能进行秸秆还田3000亩左右,要把剩余67000亩秸秆还田,至少还要增添拖拉机、还田机械130台套,需投资资金1000万元左右,对合作社来说,资金缺口巨大,有心实施、无力购买。 

    如张黄镇的“润鲁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现已流转300亩土地,同时对外作业面积达3000余亩,合作社现有小麦收获机3台、大型拖拉机4台、还田机械1台套。如果全部实行小麦秸秆粉碎还田,需要增加小麦收获机2台、大型拖拉机2台、还田机械4台套、大型喷药施肥机1台、粮食烘干机1台,需投资资金100万元左右,对于刚刚起步的一个农机合作社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再如王鲁镇的“广丰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起步较早,流转承包了王鲁村的2000亩土地,对外作业面积达2000亩,合作社本身现有小麦联合收获机4台、大型拖拉机5台、还田机械2台套,4000亩土地全部秸秆还田需增加小麦收获机3台、大型拖拉机4台、还田机械5台套、大型喷药施肥机2台,大型粮食烘干机1台,需资金200万左右。广丰合作社还计划明后年把邻近的田庙、闫庙、小周三个村的土地流转过来,总量将达到6000亩,届时,资金缺口会更大,在农机合作社扩大再生产的“爬坡”关键期,这对合作社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根本拿不出,如果由合作社自身承担,不现实也不可能。

    四、调研结论:

    小麦秸秆还田要以政府推动、部门指导、行业实施的方式进行,加大补贴力度和监管措施,标本兼治、由点到面、逐步推广。
我们计划明年以润鲁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广丰农机专业合作社为示范点,实现小麦秸秆还田2万亩,共需要投入各类机械、资金如下表:


 2万亩小麦秸秆还田需新增机械及费用

需新增机械
数量/台、套
费用/万元
小麦联合收割机
10
78
大型拖拉机
40
300
还田机械
40
100
大型施肥(药)机械
6
120
大型粮食烘干机械
3
130
合计
99
728


     根据2家合作社的目前情况,经调研、座谈、探讨、分析,合作社最多能自筹180万元,尚有548万元的资金缺口,也就是说财政至少要补贴总投资的75℅,合作社、农机大户及其他服务组织才有能力、有动力、有激情做好这项工作。

    我们认为,要搞好小麦秸秆综合利用、禁止秸秆焚烧,要从农机合作社、种粮大户的示范推广做起,走以点带面、逐步带动、整个铺开的路子,财政应大力扶持、资金重点倾斜、项目针对落地、政策集中给予,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的开展3—5年的综合治理,秸秆焚烧的现象将大有改观,以至于彻底控制。届时,碧水蓝天、清新自然的美丽环境也将不在是我们的奢望和渴求。

新闻来源地址:

手机看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