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0月22日讯 “今年秋种,我家全是机械化,3亩地半天就种完了,再也不用请人帮忙了,余下的时间正好也用农机把水田平一平,比起以前又省时又省力。”近日,在句容市下蜀镇六里村,村民石强告诉笔者。近年来,下蜀镇积极走机械化生产之路,各种中小型农业机械成了田地里“大展身手”的“主角”。
农机购置补贴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自国家农机补贴政策实施以来,下蜀镇以推广小型农机为重点,以技术培训、上门服务为着力点,大力推广农业生产机械化作业。该镇借助有线电视、宣传栏等载体,广泛宣传机收机种的好处和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的惠农政策,积极引导村集体和个人购置农用机械,为机械化作业营造了良好氛围。
该镇还加强农机手操作培训,通过举办农机操作手培训班,培训农机使用与维修、农机安全生产等知识,切实提高农民的实际操作能力,确保农机安全生产。同时,由该水利农机部门牵头,组成服务工作组,检查落实农机维护、准备情况,并深入田间地头对农机户进行现场技术指导,让农民群众消除机械使用的后顾之忧。在下蜀镇桥头村的田间地头, 60多岁的张老汉高兴的说:“前些年,秋收秋种都是全家老少齐上阵,又累又麻烦。现在国家补贴费用,大家都用上了农机,加上镇里派人来教我们使用和维护,用起来简单得很。”
村庄道路建设推进农业机械化耕作
提起村庄道路建设给农民带来的好处,六里村村民赵刚一脸的喜悦:“每个自然村的道路都进行了水泥硬化,自己可以买机器犁田,收庄稼还可用摩托车直接拉回去,方便多了。”
笔者在该村的田间地头看到,纵横交错村庄道路,把分散的土地连接起来,各种农机具通过平坦的水泥路辗转作业,为农业生产带来极大便利。
据了解,近年来,下蜀镇投入290万元,建成道路14条;投入574万元,建成农桥35座, 10个行政村基本形成了水泥农村道路网。农村道路的改善,为中小型农机具的推广提供了条件,为农村的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铺就了一条条乡村致富路。
机械化催生农机合作社助农增收村村相连的水泥路为实现农业机械化创造了良好条件,激发了农民自愿购买农业机械的热情。近年来,该镇农民购置补贴家机具180台套,其中插秧机23台,大型拖拉机28台套,桔杆还田机37台套,收割机14台套,以及开沟机、条播机、抓草机、茶园机械等78台套,享受国家、省、市财政补贴177万元。农机手们还走出本村、本镇,承揽粮食耕种收运业务,走上了一条机械化的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