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沂水县农业机械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大力提升现代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有效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民创业致富能力和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该县积极申报了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力争在2013年全县范围内培训农机技术人员20名,建设农机化试验示范基地1个,培育农机科技示范户4个,辐射带动周边农机户40个,使主推机具技术入户率、到位率达到95%以上。
一是主导产业和主推技术筛选与推广。结合该县农业生产实际,遴选确定了小麦、玉米、花生三个主产农作物,依据产业发展要求和农民需求,组织项目专家开展主导产业和主推技术的筛选与集成,形成技术操作规范,并科学制定分区域、分品种、分季节的技术指导方案和示范户技术指导方案,将推广任务落实到各实施单位和个人。绘制主导产业区域分布和技术指导员包村服务图,并悬挂上墙,各实施单位和个人依照各自职责,深入田间地头,进村入户,面对面指导农民。2013年我县农业的主导品种有6 个,即:小麦(临麦4号、临麦22号)、玉米(农大108、金海5号)、花生(丰化1号、山花9号)。主推技术有2项:小麦、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花生联合收获机械化。
二是农机技术指导员培训。首先精心选聘技术指导员。根据沂水县的农业生产实际情况,按照技术指导员与示范户1:2的比例,公开选聘技术指导员2 个,要求技术指导员具有较高的农村政策理论水平和农业技术水平,熟悉农业技术推广方式方法,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奉献精神,熟悉农民的基本情况和技术需求;其次是培训基层农机技术人员。该局将分层次、分批次对广大农机技术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每年培训次数不少于3期。同时,沂水县农机局有计划安排业务骨干参加学历提升、跨区域受训等高层次、有针对性的培训,进一步开阔基层农机技术人员的眼界和视野;三是加强农机技术人员的网络培训学习。充分利用“农业科技网络书屋”、“山东农机化网”和《山东农机化》等现代化方式和载体,组织农机技术人员学习我国最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新型机械开发、维修等方面的专业知识,逐步提高沂水县农机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同时,加强对“特岗计划”农机技术人员和大学生基层干部的农机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其农机推广服务的能力。
三是农机科技示范户培育。围绕遴选的小麦、玉米、花生三大主产农作物,该局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和自愿的原则,遴选了政军、风远、运昌、合作社作为该县农机科技示范户,每户辐射带动10个农户,共辐射带动40个农户。由科技示范户承担带头使用新技术、新品种、辐射带动周边农民、协助技术指导员做好技术推广、技术信息采集和项目评价等工作。该局安排专家和技术指导员对示范户进行专门指导,提高科技示范户的生产技能和发展水平,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四是农机化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围绕沂水县农业和农机化发展需要,按照主导产业为主、多种示范和高规格、严要求、可持续的原则,重点建设1个试验示范基地,即:沂水县四十里堡镇优质花生生产基地,做好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技术培训工作,加强基地与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农业科研、教学单位的对接,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进行试验、示范和推广,使示范基地真正成为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农技人员、种养大户和农民科技培训基地、农情信息采集和传播基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