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编者按:2013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于10月26日在山东青岛即墨如期拉开帷幕,农机展是企业展示实力的舞台,更是用户采购产品的平台,展会现场只见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和家庭农场等农机用户们卯足了精神,要把每台农机产品都看仔细了。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家庭农场的概念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家庭农场瞬间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根据我们的观察和分析认为,这种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定会在中国迅猛发展。
政策导向:家庭农场渐行渐近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这也是“家庭农场”概念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这意味着在国家政策层面,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已经获得认可。眼下这一政策正在自上而下的落实过程中,从网络上查找近期关于家庭农场的新闻资讯,可以发现各级地方政府都在陆续出台关于家庭农场的鼓励扶持政策。
东省农业厅等多个部门日前出台了《关于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免收家庭农场登记注册费、验照年检费和工本费,同时,《意见》还出台了家庭农场主最期盼的财政、金融支持的实在政策。
广西工商局日前出台了《关于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工商机关对家庭农场发展实行注册登记“三放宽”,即放宽名称登记条件、放宽场地证明和放宽经营范围,并且要求开辟绿色通道,缩短办理时限。《意见》还提出对家庭农场发展实行“结对帮扶”制度。
安徽省日前出台《关于培育发展家庭农场的意见》,决定启动家庭农场培育发展工作。《意见》要求,到2015年,全省各级都要培育发展农、林、牧、渔等行业示范家庭农场,省级重点培育1 000个左右。《意见》规定,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家庭农场的扶持力度,采取直接补助、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家庭农场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农机购置补贴、种苗繁育、加工储运、市场营销等。
安徽省凤阳县日前出台了《凤阳县家庭农场认定管理办法(试行)》,明确家庭农场的认定标准和管理办法。《办法》明确,对当年被认定,并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给予新认定的家庭农场每户5 000元的一次性奖补,并优先流转承包土地、安排各类农业项目、安排用地指标和开展金融服务。对获得国家、省、市示范家庭农场称号的,还将分别一次性给予1万~5万元奖励。
浙江省开化县日前出台了《开化县培育发展家庭农场的实施意见(试行)》,《意见》明确了奖励政策,其中,除对新建连栋钢架大棚、玻璃温室等设施建设和茶叶、食用菌、清水鱼、蔬菜等开化特色农业产业及税收减免、土地流转、创新金融保险支持、吸纳人才等方面都有明确政策扶持外,对于当年被评为省、市、县级示范性家庭农场的还将分别给予30万元、20万元、10万元奖励,重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政策的出台自上而下,从省级到县级,不胜枚举。正是随着2013年1号文件的出台,家庭农场的概念正在被越来越广泛地提及,而各地扶持政策的踊跃出台也是地方政府落实中央精神的具体举措。事实上,在国内家庭农场并不是什么新生事物,在我国广大农村一直存有这样的经营模式,但在此之前,国内的家庭农场都只是停留在自发形成的,没有形成主流。而眼下,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已经获得自上而下越来越广泛的认可,这一经营模式也将成为我国未来农村经营主体的主流形式。
舆论引导:专家学者论家庭农场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认为,家庭农场恰恰是中国农业发展阶段的必由之路和必然选择,这是由我国小农经济、家庭联产承包关系等基本国情所决定的,家庭农场其实很简单,就是以家庭成员为单位开展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在家庭农场劳动的家庭成员就是职业农民,而且家庭农场也不是雇工农业,顶多是农忙时节亲戚朋友过来帮忙,仅此而已。
关于家庭农场,业内有一种看法,认为一定要是美国那样具有几千亩、上万亩的土地经营规模,具备大型农业机械作业条件的。这显然是一种误导,家庭农场不一定是上千亩或更大面积的农场,但也必然要求一定的土地生产规模。朱启臻认为,家庭农场的规模大小主要取决于其所从事的生产活动内容和家庭成员的生产能力。
在山东栖霞考察的时候,朱启臻发现某农户家中有2 人专业从事苹果的生产,虽然土地面积仅有5亩地,但已是他们种植和管理能力的上限了,如果加上套种作物的话,计算所得收入满足生活需求不成问题,朱启臻认为这其实就是家庭农场的一个模型。假使此农户改种粮食作物,且种植面积扩至现在的10 倍,除去成本投入,两相对比发现,收入并没有增加多少。在黑龙江省依靠大型农机作业,每个劳动力所能照顾的土地面积也就在300亩左右。由此看来,家庭农场一味地强调规模并不可取,要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确定合理的种植面积。
谈到家庭农场的发展趋势,朱启臻称更看好家庭综合农场,就是将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集为一体的农场,它不仅可以充分就业,而且能够实现种植业和养殖业之间的有机循环。养殖业中畜禽的粪便用于土地施肥,可避免化学肥料中的添加物对土壤和水质的污染,利于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
他山之石:国外家庭农业激烈措施
在国外,特别是在一些欧美国家,以家庭为单位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现象非常普遍。从家庭农场的存在形式来看,分大、中、小型家庭农场,美国、加拿大的属于大型家庭农场,法国等欧洲国家的属于中型家庭农场,日本属于小型家庭农场。
美国,政府坚持对农业的高补贴政策。美国政府的帮助主要来源农业部推广局的技术帮助和农场主家计管理局的金融信贷支持,对农场的贷款利率及私人贷款担保等方面有优惠。
法国,帮助农场专业产销。法国按照经营内容大体可分为畜牧农场、谷物农场、葡萄农场、水果农场、蔬菜农场等。专业农场大部分经营一种产品,突出各自产品特点。同时,过去由一个农场完成的全部工作,如耕种、田间管理、收获、运输、储藏、营销等,现都由农场以外的企业来承担,使农场由原来的自给性生产转变为商品化生产。
日本,政府鼓励农户搞协作。日本政府把农地改革的重点由所有制转向使用制度。政府鼓励农田租赁和作业委托等形式的协作生产,以避开土地集中的困难和分散的土地占有给农业发展带来的障碍。如以土地租佃为中心,促进土地经营权流动,促进农地的集中连片经营和共同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农协为主,帮助核心农户和生产合作组织妥善经营农户出租和委托作业的耕地等。
另外,农业补贴和农业免税也是大多数国家刺激农业发展的主要措施之一。由于化肥价格上涨,加之油价飞涨,还有高科技方面的高投入以及天气和国际市场等因素,农场的利润实际很薄。统计资料显示,美国家庭农场之所以还能够赚到平均1万美元左右的年利润,是因为美国联邦政府对农业进行了补贴,如果联邦政府取消对农业的补贴,很多农场也就只能维持一个不赔不赚的局面。
在美国,农业是一个受到高度重视和保护的传统行业,美国政府多年来一直对农业给予许多税收优惠。与其他行业如工业、服务业相比,农民所交纳的税明显要少,额度相对较低,主要有所得税、就业税和地产税等,也没有专门针对农民的税种。美国的农场主每年约有1/4的人由于其农场属于资源有限农场而免交所得税,还有一半的人只需按15%的最低税率交税。只有5%的大农场主需要按较高税率纳税,这些人交的税要占农业税收总额的一半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