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前做好2014年曹县农机跨区作业的前期准备工作,确保2014年农机跨区作业的顺利进行,近日,曹县农机局组织有关部门科室,对2013年的农机综合情况及农机跨区作业情况进行了调研,具体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3年,曹县自走式小麦联合收割机保有量达到3000多台,曹县农机局、农机合作社和中介组织,组织联合收割机1000台,组织50个跨区作业队,出动多辆指挥及维修服务车,分赴河南、安徽、河北、天津等地进行跨区作业。这次跨区作业,不但提前签订了作业合同,对作业现场进行了考察,而且全程提供维修、配件供应、保险代理、现金代存、作业调度和作业安全等服务,深受机手们欢迎。曹县电视台对小麦机收跨区作业前准备、跨区作业出征仪式、跨区跟踪服务、曹县境内的接机服务、麦收一线的上门服务等进行了系列报道,得到领导的充分肯定。目前,曹县玉米联合收获机保有量达到1300台,外出跨区作业机械量不大,作业范围大多是本地及附近县、市,也有部分农机合作社组织机械去河南、河北作业的。
二、主要措施
1、领导高度重视。曹县农机局及时召开会议,对今年农机跨区作业工作进行了及早安排部署,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全面推进农机跨区作业的开展。
2、前期准备充分。从今年3月份开始,曹县农机部门就通过电视、电台、报纸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农机跨区作业,大力提高农机手对开展农机跨区作业的认识。同时,联合农机生产厂家、销售企业、农机合作社技术人员组建技术服务队,深入基层开展跨区作业技术培训、机械检修保养等工作,确保机具状态良好。积极引导和组织农机合作社长、农机大户外出签订作业合同,合理确定作业路线,提高跨区作业的计划性和目的性。
3、组织调度有力。作业期间,定期对辖区内作业信息进行统计和汇总,对不同地区的作物种植面积、成熟情况、作业进展情况及时通报给跨区作业机手,引导外出作业机械合理流动,提高机械利用率,增加机手收益。
4、信息物质服务到位。成立了跨区作业服务队,在跨区作业期间,积极开展送技术、送信息、送配件等活动,为广大机手提供优质的信息、技术和物资供应服务。开通24小时值班电话,及时受理他们的咨询和求助,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确保跨区作业的顺利进行。
三、跨区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1、机手参加跨区作业的意愿下降。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机补贴政策的带动,小麦联合收割机保有量迅速增长,许多地方的小麦联合收割机已基本满足本地需要,参加跨区作业增加不了多少收入,鉴于此状况,许多机手不再强烈要求外出跨区作业,而是愿意留在当地收割。玉米机收时间相对较长,玉米联合收获机保有量还满足不了当地的需求,单机效益较好,所以机手外出跨区作业的意愿不大。
2、油料、雇工价格高,机主收益降低。近年来,油料价格不断攀升,而机械收获价格却一直原地不动、徘徊不前。并且,每到三夏,柴油价格不断抬高,尽管农业部、国家发改委、中石油、中石化虽然对三夏农用柴油供应作出要求,但落实较难。再加上近年来雇工价格不断上涨,农机手的作业效益持续走低。
3、跨区作业市场有待规范。主要表现为:一是跨区作业合同执行不严格,当地农机部门担心作业时到位车辆少,多方签订合同,造成机械严重过剩。二是有关部门没有明确的麦收保护价,出现机械争活,竞相降低现象。三是当地农机部门,把跨区作业当作发财门路,乱收服务费、中介费,而对跨区作业中出现的纠纷和事故不积极调解处理。四是没有明确的作业服务费提取规定,领机人自己说了算,少算作业面积、不足额收取作业费现象普遍存在。五是社会闲散人员领机只向机手收中介费,不提供服务,拦截车辆、刁难机手现象有发生。
4、跨区作业中介服务有待改善。今年,从我县情况看,跨区作业的薄弱环节在中介服务方面,各乡镇村中介服务人员少,由于今年小麦成熟期集中,因此,出现了自发的中介人员根本不与农机部门联系,私自上路拦截车辆,私自收取中介服务费现象,从外地返回本地机械进不了村,造成公路沿线车多地少,而偏远地块缺机现象严重,影响了收获期及麦收进度,这种私自拦截现象在其它地方也比较严重。
四、几点建议
1、加大政府投入。一是跨区作业机械作为纯农用机械,油料价格不断上涨,机手工资逐年增加,建议实施和完善农用柴油补贴或作业补贴方案,直接向从事农业机械生产作业的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发放燃油补贴或作业补贴;二是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机耕道路建设的投入力度,并将其纳入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三是借助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引导农户调整农机装备结构,提高玉米联合收获机等“三秋”大型作业机械保有量,促进秋季农机跨区作业向规模化方向发展。
2、强化政府参与行为。跨区作业作为减轻农民负担、增加机手收入、提高麦收进度,有利农村稳定已成为各级领导的共识。农机部门要将这项工作引起领导高度重视,建议麦收期间由政府出面,由农机部门牵头,组织公安、交通等部门参加,成立农机巡回110,有权对上路拦截车辆、扰乱作业秩序人员进行处理,整顿麦收作业市场秩序,为跨区作业活动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3、提高技术服务质量。做好跨区作业机手的培训工作,采取集中培训、预约上门相结合的方式,邀请联合收割机生产企业技术专家,讲解小麦联合收割机的使用、维修、保养知识;组织专职农机教师、作业能手,讲解跨区作业信息及生产经营常识,提高广大农机手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广大乡村农户对参加跨区作业的机械进行检修,确保机械以良好的状况投入跨区作业。
4、加强对中介组织的管理。要求县域内所有中介服务组织必须到县农机局登记备案,接受统一培训、统一管理,中介服务费要符合规定,不得随意抬价。跨区作业期间,县农机局加大田间路查力度,对跨区手续不全的车辆督促补办,对那些乱设路障堵截车辆、妨碍跨区作业机械行驶或作业的不法行为将坚决予以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