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梧县:现代农业让农民当上农场主

作者:《苍梧晚报》  本站发布时间:2013年11月09日

    中央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概念首次出现。于是,浦南镇出现了首批“家庭农场”。

  “我们的农业产业园已投入2.8亿元,好几个项目已完成并投入使用。”新浦区城乡统筹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徐进冬告诉记者,“如今,浦南镇已有4家家庭农场拿到营业执照,其中果蔬1家,水产养殖3家。”

  目前,浦南镇2.86万余亩土地进行流转,其中部分用于绿化、征地外,绝大部分从事规模养殖业。“纯农业生产的收益每年只有400元/亩左右,而通过土地流转,每年收益达1000元/亩以上。”徐进冬说。

  今年40岁的王健,2013年2月自筹资金120万元,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承包当地15户农民226亩土地。如今,他已获得承包土地的营业执照,浦南镇江浦村里第一位农场主就这样产生了。

  目前,王健建立了集果树种植、苗木园艺、垂钓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家庭农场。家庭农场的60亩弓形棚区域和农家乐区域早已规划建设。60亩弓形棚区域从台湾引进了“农友”牌精品甜瓜和水果玉米,自六月上旬上市以来,仅精品甜瓜就实现销售收入近40万元。今年11月底,以生态无公害果蔬生产、休闲垂钓、苗木园艺、农耕体验为主的农家乐区域将对外营业,产生的效益值得期待。

  该家庭农场的建立推进了当地的农业生产,不仅解决了40位农民的就业问题,还产生了亩均年收入6000-8000元的经济效益。

  徐进冬告诉记者:“让一批有头脑的人做农业生产的领头羊,带动农业发展,解决农民‘在家’就业的问题,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体验农市、品尝农味、享受农业休闲的场所,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趋势。”

  在浦南镇,像王健这样拿到“通行证”的农场主还有孙涛、刘江等几位,他们的水产养殖项目也为浦南镇的经济效益作出贡献。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