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市农机部门技术人员和浙江大学农机专家一行,来到桐庐县江南镇莲塘村粮食生产功能区,对目前油菜移栽机械在该地区的适用性、稳定性进行了解分析。找出机具设计上的不适应性因素,调整并改进机具的机械部件,优化机具对农事操作的适用程度,为该县机械化大面积种植油菜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莲塘村粮食生产功能区的广袤的田野上,一眼望去,水稻联合收割机、拖拉机、灭茬机、开沟机、油菜直播机机声隆隆,桐庐兴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农机具正在进行单季晚稻收获、农田耕作、油菜直播等机械化作业。只见一台油菜移栽机被大量的水稻秸秆缠住了“腿”只能停在田里,无法动弹。市、县农机部门领导及技术人员与浙江大学教授一起,正在机器旁对机器进行“三堂会诊”。
据了解,今年兴隆农机专业合作社将完成400亩的油菜种植面积,目前已经完成200亩的油菜机械直播任务。由于季节原因,剩下的200余亩只能靠移栽来完成,而油菜移栽机械对田块的要求特别高,这可难煞了社长徐洪亮。“季节不等人啊!这台油菜移栽机去年在深耕过的田里还很好使的,今年不知道是啥原因,不是把泥推成一堆,就是油菜苗插不进土里。”徐洪亮着急地说。
“油菜移栽机械对田块平整度和田间秸秆粉碎程度的要求很高,如果秸秆不粉碎埋不进土里,那么机器在行驶时,被牵引的油菜移栽机会把表层的秸秆连着潮湿的泥土一起推成堆状,机器行驶阻力加大,不仅刮走表土,油菜苗还插不进土里。”王永维教授一边分析原因一边说解。不一会,王教授从自己小车后备箱里拿出两个犁形的“铁疙瘩”,在油菜移栽机上比划着说:“种植油菜需要较好的排水沟,而油菜移栽机在作业时靠的是两边轮子的压痕,起不到排水沟的作用。为了达到移栽油菜和开沟一次性完成的目的,我设计了这两个开沟设施,替代移栽机两个前轮,开沟效果会更好。”专家们一边亲自上机试验,一边针对机器对田块的要求,对机器一遍遍的调整和改进。
为加快发展农村经济,推进观光农业,建设美丽乡村,扩大油菜种植面积无疑是一个好举措。来年成片成片的金黄色油菜花能给游人带来极大的诱惑;一桶一桶的菜子油能给农民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为了大面积种植油菜取得长足进展,由市、县、高校的农机专家和技术人员在田间为机械化油菜移栽技术‘支招’,我县农民一定能用好机器,种好油菜!”县农机部门负责人如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