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高塍镇徐家村种粮大户杜新明的2000余亩水稻收割已进入第十天,伴随着田间隆隆的收割机声,一袋袋稻谷不停地运往晒场和烘干场地。今年风调雨顺,又是个丰收年,可以看出这位种粮大户满脸透出的是喜悦。
“种一亩水稻要花多少钱?能赚多少钱?”在田头,这位精明的种田大户专门给记者算起了他的一笔笔收支账。杜新明说,像今年这种年景,每亩种植成本也不低于1000元。接着,他一口气报出了5笔支出账:1.机械成本380元,分别是:育秧和机插秧费180元(比去年增20元),机械耕耙费100元,机械收割费100元。2.农药费用175元。其中:病虫综合防治共7次,平均每次农药费20元,共计140元;化学除草2次,费用35元(比去年增15元)。3.化肥成本218元。共施化肥5次,其中基肥施碳氨40公斤,计32元;苗肥施尿素12.5公斤,25元;分蘖肥施复合肥15公斤,60元;拔节肥施复合肥15公斤,计60元,尿素12.5公斤,为25元;穗肥施尿素8公斤,计16元。4.水电费90元(含人工管水费)。5.人工费用265元。其中摊田角每亩30元,补秧20元,拔草3次一个工时计80元,治虫除草9次共1个工时80元,施肥5次半个工时40元,杂工(包括沟渠整修、田埂加固、稻谷运输等)平均每亩15元。这5项费用成本加起来,每亩水稻实际支出的种植成本是1128元。
杜新明说,从今年已收割的水稻看,平均每亩单产在550公斤左右,与去年基本持平,尽管今年机械和人工成本有所上升,但由于国家稻谷最低收购价格有所提高,按每百公斤300元计算,每亩总收入有1650元。这样收支相抵,亩均有522元收入(因为流转合同规定,国家下发的各项对粮补贴要归原承包户所有,所以这里不纳入收支范围)。在这522元中,每亩还要除去土地流转费用200元(全年为400元,分夏秋两熟平均分摊),实际净收益是322元。
从杜新明算出的水稻种植收支账中可以看出,在今年这种基本风调雨顺的年景下,亩均效益仍然只有300多元,与一般小农户比起码还要相差人工费、土地流转费、国家对粮补贴费等三笔可观的钱。从这一笔笔细账透出的信息看,尽管粮食生产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但仍然是种植风险大、效益低的弱质产业,在目前各级大力支持和鼓励粮食向种植能手集中的过程中,如何引导和帮助种粮大户调整种植结构、降低种植成本、规避种植风险、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种植效益,仍然是一篇需要全社会共同来做的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