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明县:推广机械深松有关问题探讨

作者:李玉民 吴冠华 本站发布时间:2013年11月17日

    深松作业可以打破犁底层,增加深耕作层,能够改善土壤的通透性,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增加作物产量。实施深松作业,应遵循以下原则。

  1、什么情况下需进行深松作业

  首次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地块,连续实施保护性耕作3年以上未深松的地块,使用铧式犁耕翻或旋耕机耕作多年,耕作层在25cm以上的地块,土壤形成了坚硬的犁底层,应进行深松;0—20cm土壤密度大于1.4g/cm3的地块;当0—25cm土壤含水率在12%--22%时,适宜进行深松作业。适宜深松作业的土壤质地为黏土、壤土。耕作层20cm以下为沙底的地块不宜深松作业。

  2、深松作业的时间与方法

  一年一熟小麦田,宜在麦收后至8月下旬前进行,宜早不宜迟,以便接纳更多雨水。小麦玉米(大豆)一年两熟区,深松既可在夏季小麦机收后播种玉米前进行,也可在秋季玉米收获后播种小麦前进行。试验表明,在适墒的条件下深松后即可进行播种,没有发现吊根现象。

  夏季深松一般在高麦茬地直接进行,深松后土层不乱,残茬松动、覆盖于地表。如果地表残茬量较大,影响深松机的通过性,可先用秸秆还田机将秸秆残茬就地粉碎;秋季深松在玉米秸秆直接粉碎后进行。深松后的地表留有小沟,地表局部不平,一般采用旋耕施肥播种机或条带施肥播种机播种玉米或小麦。棉田深松在棉秆拔除、废地膜清理后或棉秆粉碎后进行。其他休闲期的地块,宜在作物收获后及早深松。在秸秆粉碎地表深松作业,要求切碎的秸秆应均匀覆盖地表。秸秆粉碎长度<10cm的玉米或小麦秸秆占85%以上,秸秆抛撒不均匀度≤30%,留茬高度<10cm,在未进行秸秆粉碎的高麦茬地,深松作业前应视秸秆量的情况人工清理或均匀抛撒秸秆。

  3、机具使用

  目前,北方地区使用的深松机主要有两种。一是凿形深松机。深松后留下小沟容易跑墒,因此在深松机后边加上镇压磙或铁耱,能基本消除深松带来的小沟和大土块。二是全方位深松机。全方位深松机的松土铲为V型结构,其作业后往往是松了土的部分比不松的部分地表会高出4—7cm,这样会对深松后的免耕播种带来不利影响。可采用套松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即一个作业来回中,第二个行程已松、第一个行程未松的部分,将其一半深松改为全部深松,从而解决了地表不平的问题。实践表明,采用这种作业方法,比不套松的地块增产小麦5%--10%。

  4、保护性耕作地块的深松问题

  深松是选择性作业,它有两个含义:一是深松主要是解决土壤坚实度过大的问题,特别是进行耕免耕播种的地块,更应进行深松。但对于滩涂沙土或沙壤土地,可以不进行深松。二是深松不需要年年进行,一般间隔3—5年深松一次为宜。应视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及土壤疏松情况灵活掌握深松间隔期。深松应在实施保护性耕作的第一年进行。因为刚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地块,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而保护性耕作又取消了铧式犁耕翻,免耕播种作业时土壤坚实度较大,此时如不进行必要的松土作业,可能影响作物产量,甚至较大幅度减产。深松应在土壤绝对含水率在12%--22%时进行。土壤含水率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深松作业。当含水率过大时,会使机具进地困难、驱动轮打滑,深松后出现泥条,深松效果差。当土壤含水率过小,深松后产生大土块,利用机械播种困难,同时空气干燥,土地失墒快,容易产生缺苗。深松要求不翻动土壤,不破坏地表覆盖,松土深度适当,松土深度和松土间隔一致。深松应在作物收获后土壤适墒的条件下及早进行。深松后地表应无明显的残茬堆积和土壤堆积,否则要及时进行地表处理。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