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农机局被评为全市三秋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先进集体

作者:枣庄市农机局 本站发布时间:2013年11月27日

    近日,枣庄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三秋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总结表彰会议。市农机局被评为“全市三秋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先进集体”。

    今年三秋,我市农机部门紧紧围绕秸秆粉碎还田和秸秆禁烧,充分发挥农机主力军作用,以玉米机收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小麦精少量播种为重点,强化机械调度,开展优质服务。全市共完成玉米联合收获秸秆还田面积182万亩,机收秸秆还田率达82.5%;完成机耕面积191万亩,其中机械深松49.1万亩;小麦机播面积230万亩。

    一是早作准备,制定计划。在三秋农机化生产前,在全市积极开展农机培训、农机检修、技术指导、安全生产教育等各项准备工作。全市共检修玉米联合收获机2965台,秸秆还田机3792台,耕耙及播种机械4.4万台;举办各类培训班30余期,培训各类农机人员1.58万人,印发各类宣传资料5000余份;落实购置补贴资金近7000万元,新增各类机具1.1万台(套),其中新增玉米联合收获机600余台。同时,明确了三秋农机化生产技术路线和详细的作业组织、机具调度、外地引机、人员包区(市)计划。

    二是政策主导,以点带面。在全市建立了35个玉米机收秸秆还田示范乡镇,大力推进玉米机收整建制乡镇、整建制区(市)。据统计,35处示范乡镇共完成玉米机收秸秆还田171万亩,机收还田率均达到了89%以上,较好地发挥了引领示范、以点带面的作用。全市共完成玉米机收秸秆还田182万亩,超计划2万亩。

    三是强化机具调度,加强机具组织。提前到淄博、潍坊、济宁、菏泽等地引机,签订引机协议60余份,引进机械1000余台。抓住市内作业时间差,组织各区(市)、乡镇之间互结对子,相互支援,引导机械合理流动,确保玉米成熟一块、收获一块、秸秆还田一块。同时,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等的作用,积极开展“玉米机收—秸秆还田—机械深耕(松)整地—小麦精少量播种”和“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小麦免耕播种”两种模式的“一条龙”作业,各环节压茬进行,以种促防,不给群众焚烧秸秆留机会。

    四是加强服务指导,强化监管督导。市、区(市)农机部门分别成立了三秋农机化生产指导组,开通了服务热线和供油“绿色通道”。市局成立了三秋农机化生产及秸秆禁烧领导小组,3名分管局长分别带队督导2个区(市)。区(市)农机部门分别成立了三秋农机化生产指导组,全力做好农机维修、“客机”接待、作业协调、油料供应等服务工作。在全市成立了100余个服务队,巡回农机作业一线,提供机械抢修、故障排除等技术指导,确保了机械高效运转。在市农机化信息网站上及时发布玉米机收情况,确保信息畅通,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三秋期间,各级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联合公安、交通部门,加大路检路查力度,依法打击“车匪路霸”强行截车、抢车、砸车等不法行为。整个三秋期间,市内农机跨区转移顺畅,农机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在全市组织农机技术人员巡回农机作业一线,狠抓农机作业质量监管,指导农机手严格规范开展作业,保证玉米机收留茬高度不高于8厘米、秸秆粉碎长度不长于5厘米、机械深松25厘米以上,有效促进了秋季防火工作和秋种质量的提高。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