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阳光工程农机操作手农民技能培训在合村乡后溪村举行,包括畜禽养殖技术、机械化养殖技术、种养立体循环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精彩内容,吸引了周边50余名“猪司令”。
“最头痛的就是粪便处理问题,该如何解决?”前柏村的叶爱华已有近10年的养猪经历,近年来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今年生猪养殖数量已达到近千头,也遇到了这一难题。“像你这个规模,可以用粪便干湿处理机进行处理,机器会把干的自动做成颗粒状机肥,把湿的通过输送设施引向需要施肥的庄稼地里。”很快,农机专家就解答了他的疑问。
近年来,随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持续给力,我县农机化水平发展势头迅猛,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多数畜禽养殖户一直靠作坊式人工养殖,费时、费力、费资源,不仅规模上不去,而且对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让这些‘猪司令’真正了解机械化畜禽养殖的重要性,掌握机械化养殖机具的操作方法,不但对自身发展有力,而且对保护环境很有帮助。”县农机站相关负责人说。
“生猪自动喂料系统的作用是将配方中的粉状、粒状物料和添加剂以一定的配方比例输送至后续设备,以实现整个生产的自动化。”来自县畜牧兽医管理局的专家徐根亮对产床、定位栏、饮水器等养殖机械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作了一一讲解。随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葛有良老师,详细讲解了如何利用机械化养殖形成种养立体循环,从而取得更大效益。
大琅村的郑爱珍听得津津有味,虽然养猪已有不少年数,但受困于技术问题,养殖规模一直停留在300头左右。“从来没想到用机器养猪,今天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啊。用机器养猪,少工、省料、省成本,卫生、安全、效益好啊。接下来,我准备扩大生产规模了。”看得出,这次培训给养殖户提振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