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明县:花生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项目调研分析

作者:李玉民 李鲁华 吴冠华 本站发布时间:2013年11月28日

  根据《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鲁财〔2007〕41号)和山东省财政厅农业处《关于发布2012年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东明县农机服务中心承担了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即花生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项目。为更好的了解项目实施情况,及时掌握所产生的效益及存在的问题,日前,东明县农机服务中心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该技术项目进行了调研分析。

  一、项目实施的基本情况

  东明县花生种植面积2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近1/6,主要集中在大屯镇、马头镇、东明集镇、三春集镇、沙窝乡等乡镇,通过认真论证,选择种植集中、有技术基础的东明集镇王官营村、黄河湾高效农业示范园为项目实施地点,并把这两处建成花生机械化生产示范园。

  通过实施花生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项目,提高了我县花生联合收获机械化水平,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促进了我县花生产业可持续发展。在上级业务部门和示范区所在乡镇的大力支持下,认真组织项目的实施,达到了预期的示范效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采取的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及时制定实施方案。在立项后,东明县农机服务中心按照省农机局要求,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并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认真开展项目调研,及时编制了《实施方案》和《项目进度安排计划》。

  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项目的认识。通过发放宣传材料、举办科技讲座、召开现场会和演示会等多种形式对花生生产机械化进行宣传,有效提高了农民的认识,调动了农民参加项目的积极性,为项目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并发挥了花生项目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了花生生产机械化发展。

  3、加强科技培训,提高项目实施的技术水平。在3月26日和8月30日分别对项目区内的群众、技术人员和机械操作人员开展了专业技术培训,重点是花生选种、拌种、花生铺膜播种机与拖拉机挂接、机械铺膜播种时注意的事项及深浅度掌握、机械易磨损机件的保养、花生联合收获机的保养、调试、收获时注意事项等方面。

  4、精选收获机械,保证机收水平。为了做好花生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项目,选择适应我县花生机械化生产的机械,我单位派技术骨干先后2次到青岛弘盛汽车配件有限公司与临沭县东泰机械有限公司考察,了解花生联合收获机具的性能及主要参数,通过对比购置了2台青岛弘盛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生产的4HB-2A型轮式自走花生联合收获机。

  5、细化目标任务,做实具体工作。计划任务面积1000亩,实际实施面积1000亩,示范区全部实行机械灭茬、土地深耕、机械覆膜播种和花生联合收获。达到的技术目标为:(1)花生的含杂量为4.06%;(2)损失率为3.06%;(3)生产率:2亩/小时。项目实施效果显著,并带动了周边地区1500亩花生生产机械化,达到了预期目标。

  6、严格纪律要求,保证专款专用。对项目资金实行专账管理,严格使用范围和对象,确保专款专用,坚决防止挤占、挪用;严肃财经纪律,对渎职、滥用行为,明确责任追究。通过采取严格的防控措施,有效保证了资金的专项专用。项目总投资为20万元,资金来源是财政投资20万元,实际投资20万元。

  三、项目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花生联合收获,每亩需支付作业费130元,而雇人工作业每亩则需3个劳动日,按每个劳动日100元计算,每亩需支付作业费300元,机械收获比人工每亩节省费用170元;花生收获期间,我们组织技术人员进入花生机械化收获现场进行技术指导,认真做好有关数据记录,通过对比采取机械收获作业,含杂率4.06%,损失率为3.06%,破碎率为0.67%,亩产量要比人工作业增产4-5kg,每亩增加经济效益约20元;两项合计用机户每亩可增收节支190元,示范区面积1000亩,实现增收节支190000元。经济作物农机科技示范园充分了发挥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示范带动作用,带动全县1500亩花生利用机械化收获,计增收节支285000元。

  (二)社会效益。花生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能够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投入到二、三产业中,增加农民收入。花生联合收获机械化作业效率是人工作业的约15--20倍,机械化收获比人工收获亩节省8个工作日,按每人每天挣100元计算,计增收800000元;经济作物农机科技示范园带动全县1500亩花生利用机械化收获,计增收1200000元。同时也解决了我县花生生产与粮食生产争劳动力、抢时间的矛盾,节省更多的劳动力,更加科学合理地安排农业生产,为粮食作物生产适时播种打下基础。

  (三)生态效益。花生联合收获可使地膜附着在花生蔓上,被同时收起,地下无残膜,消除了白色污染,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是实现现代化农业的重要内容和技术措施。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示范区花生播种地块为麦茬,小麦高留茬联合收获后,需用灭茬机械先进行灭茬,然后深耕,由于没有专门的灭茬机械,机械灭茬不好,地表深耕整理后有没有粉碎的麦茬,造成机械铺膜时扎破地膜现象。在花生联合收获过程中,由于技术人员对机具的调试和机手操作熟练程度不够,有些地方机械收获质量不够理想。

  (二)资金和购买机具数量不足。省财政总投资20万元,同时我单位资金困难,造成配套机具形成的示范区面积与我县现有花生种植面积相差悬殊,示范辐射面偏小。为保证项目的连续性,充分发挥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建议省农机局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使该项目向深度和广度延伸。

  (三)农艺与农机配合不够。我县花生种植大面积还没有实行机械化播种,传统的农艺技术不适应机械化作业。建议尽快实行花生机械化标准种植,统一行距,以利于花生联合收获。

新闻来源地址:

手机看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