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滨州市农机部门按照“扶大扶优扶强”的方针,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从政策上促进、资金上扶持、技术上支持,多措并举强力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
一、加强扶持。一是实施政策倾斜。在购机补贴政策实施中,优先对农机专业合作社购置大中型农机具给予补贴。二是争取项目支撑。今年,滨州市实施450万元的农机深机整地作业补贴项目,366.58万元的无棣县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项目和70万元的农机规模化作业推进项目,这些农机化项目90%由农机合作社实施。
二、强化服务。一是培训服务。滨州农机局每年都对市级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理事长进行培训,学习先进的管理规范、管理经验、运行机制等,提升服务能力和经营理念。 11月12—16日,组织市县农机局长、分管局长、市局有关科室负责人和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副安徽、江苏考察学习农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先进经验,促进农机合作社科学发展。二是供油服务。与中国石油滨州销售公司联合开展春夏农机用油保供行动,实行农机加油卡制度,保障合作社农业生产供油。三是信息服务。及时发布跨区作业供求信息、农机作业和维修供应信息,为机手在作业服务过程中提供方便。四是技术服务。在阳光培训项目中,专门针对合作社社员开展各项技术培训,提高合作社社员的作业技术水平和驾驶操作技能,今年完成阳光工程培训1000人。
三、典型带动。坚持典型培育与面上提升相结合,注重发现典型、培育典型,宣传推广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快速健康发展。按照中央1号文件关于“四化”同步推进战略,市农机局因势利导,扶持邹平县东来农机合作社于7月29日注册成立了全省第一家由农机合作社与大型农机制造企业联合创建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农场——邹平县全泉农机合作社示范农场。农场先后购置了价值700多万元的大型、复式、先进农业机械(多为进口机械),流转土地3700亩,托管土地2万多亩,实现了农业生产耕、种、管、收、运全程机械化,对开展土地规模经营、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农机农艺融合起到了十分显著地示范带动作用,其开创的土地流转模式“允泉三部曲”在全国得到推广。
四、规范管理。在组织建设上,帮助合作社草拟章程,完善制度,指导合作社建立社员档案,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在经营管理上,要求合作社经营服务活动严格按照《农机专业合作社(协会)章程》、《合作社(协会)财务制度》等相关制度进行,用严格的管理制度规范经营服务行为。
2013年,滨州市新增农机专业合作社8家,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180家,其中达到省“五化”标准的45家,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7个,全省农机合作社示范社9个,拥有机具数量7592台,资产总额4.7亿元。农机专业合作社在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推进农业规模经营,推动现化农业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日渐成为农机化管理、服务工作的重要平台和抓手,成为农机部门联系农民、机手的主要桥梁和纽带,成为推动农机化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