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玉林市首家工厂化育秧中心--福绵管理区明景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始建设,一期工程建设400㎡玻璃育秧大棚、230㎡工作车间,早晚造育苗可供机插面积10000亩。7月,育秧中心正式投用。了解到工厂化育秧有育秧时间短、节约秧田、秧苗质量好等优点后,市农机局穿针引线,便有了“四统一”的推行。
近日,在明景农机专业合作社里,一名工人正在将一叠空盘搬上育秧流水线,经过装土、洒水、播种、覆土等环节,不过几秒钟时间,一盘播好种的秧盘就弄好了。秧盘出来后,被送到出芽室等待催芽。
“从精细播种到控温催芽到大棚绿化管理再到露天炼苗,在整个工厂化育秧过程中,我们对水、肥、土、温、湿、气等进行控制,给种子、秧苗以最适宜的生长条件,十多天后便能进行机械插秧了。”工厂育秧中心的工作人员边介绍着,边把记者带到大棚外的空地上。此时,几辆运秧车一字排开,工人们则忙着把地上一盘盘绿意盎然的秧苗装到车上。
“采用自动化流水线培育出来的秧苗均匀、健壮、整齐,质量更高。”这位工作人员说,工厂化育秧优势很多,农民种水稻变得轻松不少。“人工育秧很辛苦,特别是早造时期。刚开春就要开始浸稻种了,由于天气还比较冷,在田里干活双脚冷得发僵。另外,如果遇上倒春寒,大多数稻种就会被冻死或烂掉,只能重新播种。现在不同了,机械化育秧省了人工、节约了成本、抢了季节,秧苗的质量还提高了。”
跟随着运秧车,记者来到村里一处正在插秧的稻田。伴随着“哧哧”声响,一台台插秧机在各自的田里忙着,车子驶过之后,一行行绿茵茵的秧苗稳当当地“站”在水田里。“行是行、株是株的,机插秧就是好。”一旁的村民感慨,如今育秧不用人工了,耕田、插秧、收割也都有机器帮忙了,真是“种田不弯腰,告别背朝天”。看着齐刷刷的秧苗,村民们心里特别高兴,他们知道,插秧机插下的不仅只是秧苗,还有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