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沾化县农机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服务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有效地推进农机化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圆满完成了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
一是抓服务,促管理,农机化作业上水平。抓住“春耕”、“三夏”和“三秋”等农机生产关键时期,在全县广泛开展农机深松、小麦、玉米收获等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作业。采用“引”“调”并举方式,大力开展内外跨区小麦机收活动,保证了夏收的及时收获。秋季组织农机技术人员分赴乡镇村组进行服务、“外引”“内调”联合收割机投入抢收,确保了颗粒归仓。据统计,全县保护性耕作面积12万亩,机械深松1.6万亩;机收小麦13.3万亩、机收玉米25.90万亩,小麦、玉米机收全程机械化率达到了97%、93%以上;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户共1000台次参加跨区作业,实现跨区作业收入1500万元。
二是抓培训,促提高,培养高素质新型农民。以农机化学校为依托,以“阳光工程”培训为平台,有计划地抓好农机科教系统培训,并积极引导农机手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将所学、所专及时教给群众,培养了一批有理论、有实践、懂技术、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全年累计培训各类农机从业人员3677人次,其中拖拉机驾驶员2900人,联合收割机驾驶员770人,其他农机技术人员1007人。
三是抓规范,促发展,合作社建设步入新阶段。按照农机专业合作社“五化”标准,健全农机专业合作社考核机制,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规划、统一验收;合作社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定期举办安全生产知识、农机科技新技术培训,增强安全意识、保障安全生产;形成了依法办社,守法经营、规范运作的良好局面。;农机合作社达到33家,总注册资金1166万元。共创建市级“示范社合作社”2个,县级“五有合作社”7个。
四是抓监管,促廉洁,落实惠农政策不走样。在落实惠农政策中,严肃纪律,落实责任。成立了购机补贴专项实施督查领导小组,切实做好购机补贴的组织、协调、检查、督导;建立了农机购置补贴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加大了监督检查力度,全县农机补贴操作做到了公开、公正、公平,补贴资料完整规范,没有发生严重现违反操作程序的现象,确保了农机补贴落实不走样。全年共落实购置补贴资金887万元,受益农户555户,补贴机具649台(套)。
五是抓重点,促应用,农机推广上台阶。在巩固农机科技入户工程的基础上,围绕新农业产业的实际需要,重点推广了秸秆还田机、免耕播种机、棉花播种机、棉花收获机、棉田植保机械等多个品牌,并多次下乡,发放宣传资料,进行机具演示,充分让农民了解新机具,接受新技术,进一步促进了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应用。据统计,全年共推广新型实用农机具10000余台(套)。
六是抓创建,促安全,实现农机安全生产。把新型农机合作组织作为创建“平安农机”示范点活动的重点培育对象,帮助制定农机安全生产规程,完善农机手安全责任,签订安全生产协议,建立健全农机安全生产管理运行机制,“以点带面”,扎实推进了全县“平安农机”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了农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提升年、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和安全大检查等专项活动,全县没有发生重特大农机事故,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一年来,帮助检修、调试各类农机具3000余台套、进行安全技术检验5500台次,排查治理各类安全隐患251起。
七是抓打假,促规范,维护农机消费者合法权益。结合农时季节,会同工商、质检等部门,对重点农机具及配件,有计划地开展“绿剑”打假、“红盾”护农活动,严厉查处各种销售假冒伪劣农机产品行为,并以此为基础,,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实行农机商品质量可追溯管理,有力地规范了全县农机市场经营秩序,维护了农机消费者合法权益。全年共排查农机经营业户141户,查处无经营资格的销售网点3处,下达责令改正文书的50份。
八是抓宣传,促落实,树立农机社会新形象。把信息宣传作为服务农机化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建立完善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人员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推进了农机化宣传工作;同时,紧紧围绕农机化中心工作,深度挖掘农机管理、购机补贴、技术推广、教育培训、安全监理、质量监督等方面的新举措、新成果和新经验,不断提高信息宣传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树立了农机部门的良好形象。截至目前,在各级农机化网站发表信息、工作经验文章1789篇,在各级政府网站发表1172篇。(常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