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北省各级农机部门抓住国家实施购机补贴等支农惠农政策的历史机遇,重点破解制约油菜生产发展的机械化关键技术难题,创新推广机制与方式方法,全力推进油菜生产机械化。2013年,全省共投入各类油菜生产机械37.53万台(套);完成油菜机耕面积1484.32万亩,机械播栽438万亩,机收660万亩,油菜机耕、机播和机收水平分别达到82.5%、25.4%和36.7%,油菜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0.6%,较2007年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
湖北省推进油菜生产机械化主要采取了以下七项工作措施:
狠抓示范区建设,带动技术普及应用。从2007年以来,湖北省选择油菜生产大县建设油菜生产机械化示范区,到2013年示范区数量达到了44个。每个示范区每年推广油菜生产机械65台以上、完成油菜生产机械作业面积6万亩以上。
强化目标任务,推行责任制管理。湖北省农机局通过每年下达机具推广任务,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目前,全省成立了87个技术推广领导小组、91个技术指导小组。做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措施有力。
整合政策资金扶持,加大投入力度。湖北省对购买油菜生产机械购机补贴予以重点保障;各县市也积极争取当地财政的支持,实行叠加补贴;2010年以来,全省共投入购机补贴资金1.27亿元。2013年各地还争取到油菜机械化技术推广专项资金500多万元。
注重宣传发动,强化技术培训。今年湖北累计在全省召开油菜生产机械化现场会、演示会、研讨会等316次,累计培训18.3万人次,发放宣传资料和技术培训材料8万余份。
构建农机推广新型载体,健全农机服务体系。目前全省已有930多家农机专业合作社,购置了油菜直播、收获、秸秆还田等机械,在油菜机械化生产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做到了农机与农艺相结合、行政推动与技术推广相结合、示范推广与整体推进相结合、技术推广与体系建设相结合、“产、学、研、推、用”相结合等五个有机结合。
组织技术攻关,开展机具选型。一是组织华中农业大学、黄鹤公司研制开发了油菜精量播种机,获17项国家专利,能一次完成旋耕、开沟、播种、施肥、覆土等作业,并可一机多用。二是集成关键技术,优化机械配置。经过遴选、熟化、集成,推广了适宜湖北省应用的先进适用油菜生产机械2万多台(套)。
制定技术路线,形成标准体系。一是通过试验示范,摸索出了适宜湖北省推广的以油菜机械直播—机械收获—秸秆粉碎还田为核心的“抢墒早播、合理密植、深沟排渍、精准施肥、封闭控草”的农机农艺融合的技术路线。二是研究集成了油菜高产高效全程机械化核心技术,出台了两个省级地方标准和3个省级技术规范,形成了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标准体系,解决了油菜精量播种、机收和秸秆还田关键技术环节技术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