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陶县:农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作者:邵珠山 本站发布时间:2014年01月07日

  一、定陶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基本情况

  定陶县总人口66万人,耕地面积76万亩,全县农机总动力86.5万千瓦,农机总值4.6亿元。拖拉机达到8950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4300台。联合收割机达到1620台,其中玉米联合收获机达420台,各类配套机具达到22900台。目前,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机合作社已达到46家,入社社员503户,拥有各类农机具1500余台套,其中大中型拖拉机251台、小麦联合收割机284台、玉米联合收割机45台、植保机械1395台套,资产总额达到4370万元。其中达到市级规范的农机专业合作社10个:定陶县马纪庄农机专业合作社、定陶县永桥农机专业合作社、定陶县沃田农机专业合作社、定陶县农垦农机专业合作社、定陶县会彬农机专业合作社、定陶县红卫农机专业合作社、定陶县群利农机专业合作社、定陶县承璐农机专业合作社、定陶县天鹰农机专业合作社、定陶县清山农机专业合作社。省级规范化的农机专业合作社3个:定陶县沃田农机专业合作社、定陶县农垦农机专业合作社、定陶县承璐农机专业合作社。

  二、定陶县农机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机合作社发展的整体质量有待提高

  1、规模不大。目前,定陶县农机合作社的数量在全市的排位不高,入社农机户占全县农机户总数的比例不高。全县没有一家国家级示范社。农机专业合作社年经营收入过千万的没有。

  2、规范化程度不高。定陶县大部分农机专业合作社虽然都制定了章程,设立了理事会、监事会、社员(代表)等机构,但是有的仅流于形式,组织活动不多;有的农机合作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意识不强。截止2013年12月底,定陶县省、市级规范化农机专业合作社总数只有13家,规范化建设任重道远。

  3、管理型、复合型人才缺乏。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农机专业合作社作要在市场中生存和发展,必须要有高素质的管理人才。目前,定陶县农机专业合作社成员95%以上都是农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知识结构和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缺乏长远的发展眼光,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竞争的需要。有些农机专业合作社虽然也从农机局等机构聘请了专业技术人员,但是业务仅限于技术指导,真正懂技术、会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非常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

  (二)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外部环境有待优化

  1、部分领导和基层干部对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领导和基层干部认为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是打基础的工作,不能在短期见效,阻碍了扶持政策的落实,制约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

  2、发展资金短缺、融资难问题突出。定陶县大部分农机专业合作社尚处发展初期,经济实力不强,共同积累较少,可用资金主要来自成员出资。同时,由于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资产无法评估作价,以农机专业合作社名义贷到的资金很少,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机专业合作社业务的做强做大。

  三、意见和建议

  (一)加大扶持,促进农机合作组织的发展。通过税收、资金和项目等有效手段,加大培育和扶持的力度,扩大合作社的实力和规模,促进农机合作组织积极、稳妥、有序、健康的发展。根据《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要求。

  (二)推进区域化、规模化种植,制定鼓励土地流转的优惠政策,进一步扩大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作业规模。对玉米联合收获、小麦免耕播种等难以推广应用的机械作业,各级政府要安排专项资金,对农机专业合作社推行作业补贴政策。

  (三)加快农机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大农业机械的整合力度,离不开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设规范。建议将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纳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考核内容,建立完善合作社管理、培训、安全教育、作业质量、机具维修保养等规章制度,形成有岗位就有责任、有作业场所就有管理制度的产权明晰、责、权、利相统一的管理体系。(邵珠山)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