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永县:关于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的思考

作者:叙永县农机局 潘峰 本站发布时间:2012年05月23日

    推进农业机械化是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一项重要举措,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又是推进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手段,是农机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与着力点。如何加强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推动农机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而重大的课题。为此,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叙永县农机化示范基地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调研,提出有针对性的加强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的建议意见,旨在通过调研,加快叙永县农机化示范基地的建设步伐,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机化在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实现农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目的。

    一、叙永县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现状

    近几年来,叙永县农机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农业厅、市农机局的指导下,积极推进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在政策上,对基地购置农机和新建设施给予政策倾斜;在服务上,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优势和信息资源,积极为在建和已建的各类农机化示范基地提供技术和信息服务,并且经常性地组织开展经验交流,提高基地的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在建设内容上,立足“高起点、高标准、高科技、高效益”,围绕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积极发展涵盖烤烟、马铃薯、水稻等各类农机化示范基地。叙永县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正逐渐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逐渐成为叙永县现代农机化发展的导向性工程,并有效带动了农机综合运用水平的提高。据调查,在叙永县麻城、摩尼、赤水万亩烤烟农机化示范基地中,以麻城中心区为例,种植烤烟面积2900亩,2009年以来在财政补贴和烟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现已购置中型拖拉机5台、小型耕整机40余台,常年耕整土地1万余亩,确保了示范区内土地的高质量耕作,也为周边农户提供了机械耕作服务,2011年成立了叙永县田园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机械耕地服务,得到农户好评。大量新型农机的投入,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各类农机化技术的集成配套使用,有效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在叙永县营山乡马铃薯农机化示范基地,由于该乡位于川南山区,田土多为梯田,坡度大,导致大型农业机械的搬运较为困难,因此农户大多选择小型耕作机械,其中以耕、整地机械为主。2010年,县农机局针对马铃薯产区耕地的现状,因地制宜地从山东引进了马铃薯播种机、杀青机、收获机等马铃薯生产机械,以逐步实现马铃薯生产的全程机械化。截至目前,全乡推广农业机械400余台,全乡机耕面积达90%以上,马铃薯机耕率达到95%以上,机播率达到40%,喷药机、喷雾机等植保机械家庭拥有率98%以上。2011年,叙永县率先在全市引进水稻育秧播种生产线,对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关键环节起到重要作用。下一步规划在水尾镇百花村、落卜镇云山坝村及天池镇盐井坝建设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对水稻生产实现机械耕作、机械播种、机械栽插、机械植保、机械收获、机械加工、机械运输的全方位服务、一条龙作业。同时,大力发展农机专合组织和农机大户,积极推动农机服务的专业化、产业化,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叙永县主要农作物的耕、播、收综合农机化水平。

    通过抓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我们深深体会到农机化示范基地的建成,具有以下作用:

    一是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农机化水平。通过土地流转,建成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农机化示范基地,生产者以政策、科技、市场为导向,根据生产规模将机具、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满足了不同作物品种、不同作业环节的农机化需求。同时,生产者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会千方百计购置使用率高、能耗低、经济效益好的大中型先进机具,从而促进了机具的升级换代和避免了低效率、高能耗的小型机具的重复购置所造成的资源浪费,合理地配置了农机资源,优化了装备结构。

    二是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建设农机化示范基地,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并对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生产环节机械化、生产管理规范化,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与生产成本,同时农业抗救灾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是有利于创新农业发展理念,探索农机化发展道路。建设农机化示范基地,实现人、财、物和先进科技的最佳组合,在基地内推进各类先进农机化技术的集成配套应用,促进农机化与生物技术现代化的有机组合,探索实现农业标准化、产业化、集约化发展的新途径,对示范区和辐射区广大农户的农业发展思路具有典型的引导与启迪作用。

    四是有利于解决田土抛荒,解决农村社会现实问题。目前叙永县外出务工人员较多,造成田地抛荒,严重影响了粮食生产安全。建立农机化示范基地,推行规模化作业、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布局,被抛荒的田土就会被及时利用起来,同时通过提高生产效率、使用优良品种、提高土地利用率与产出率,对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与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极为有利。

    二、叙永县农机化示范基地的建设的存在问题

    总体来看,叙永县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各级农机技术人员的积极参与,农业企业和农户的热烈响应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全县各地发展势头很快。但是,当前全县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从认识上看,部分乡镇对如何抓好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认识不足,实际工作中主动性不够,强调客观因素多,创新发展思路少;二是包括技术、信息、人才、基础设施、资金等在内的各种资源要素比较匮乏,内涵不广,实力不强;三是示范基地与农户的关联度不高,示范、引导、带动作用有待提高;四是示范基地建设与农业产业化发展之间的架构还未完全建立,农机产业优势不明显;五是全程机械化还存在薄弱环节,机具老化及机具收获的问题还未得到解决。

    三、加快叙永县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的对策措施

    建设农机化示范基地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明确发展思路。要按照因地制宜、形成特色的要求,以提高全县农业机械化生产率为目标,加大农机科技引进力度,大力发展具有区域化、组织化、集约化、特色化的农机化示范基地,力争通过努力,在全县建成区域性烤烟农机化示范基地、马铃薯农机化示范基地,使之建设成为试验、引进、展示、示范、推广农机新技术、创新农机经营服务方式、引导农机结构调整和培训农民的基地,并成为现代农机化发展的示范性和导向性工程。为此:

    (一)要优化发展环境,保障示范基地建设健康有序。一方面要加大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的宣传力度。把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的意义、作用、有关政策,采用多种方式,向社会及农民群众宣传,以进一步提高社会各界对农机化示范基建设的认识。另一方面,要求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把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列入重要的工作日程。把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与农业示范园区等结合起来,与各地发展农业产业化项目结合起来,与提升农业产业优势结合起来,把提高农机化水平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工作来抓,从着力提升农业生产科技含量和机械化程度的角度,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建设几个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并具有产业特色的农机化示范基地。

    (二)要加强技术服务与指导,及时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一方面,农机部门要经常组织农机化示范基地、示范户、示范点相关人员参加相关农机技术培训班;有关部门要把对农机化示范基地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列入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民科技人员培训计划,通过各方努力,以切实提高相关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另一方面,要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充分借鉴各地的先进经验,为我所用。要定期组织农机化示范基地、示范户、示范点相关人员参加各地的农机化示范建设现场会和农机具展示展销会;同时要借鉴先进地方的发展模式构建几个基地示范平台,为他们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建设样板。

    (三)要积极争取示范基地建设的投入。一是农机部门要将现有的农机化扶持政策和各渠道的项目、资金、技术等资源进行整合,向示范基地进行倾斜,集中力量加强示范基地建设;二是争取多渠道投入。要抓住国家实施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全面启动的契机,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各级相关部门的支持,制定鼓励社会资金投入示范基地建设的优惠政策,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广泛吸收社会资金投入示范基地建设;三是要充分发挥示范基地建设者对农机化的投入主体作用,鼓励广大农民和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参与示范基地建设;四是对农机化示范基地,应拨给一定的工作经费,只有经费得到保障,才能做好创新和推广工作。

    (四)加强管理,突出效益。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是推进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农机部门要加强对示范基地的管理,要把示范基地建设与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优化装备结构、提高农机化作业水平结合起来,与创建平安农机、与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结合起来,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起来,突出示范基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要让示范基地内农户实现增产增收,得到真正的实惠。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