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开始,白银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实施机械化玉米秸秆加工青贮转化工程,通过机械加工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玉米秸秆的揉丝青贮保鲜,将传统的废草变为畜牧业的全价“营养面包”,使玉米秸秆全额高效利用。
该工程主要是引进德国的先进新技术,利用圆捆青贮饲料加工成套设备将玉米秸杆揉丝、打捆、保鲜、青贮转化利用。主要加工流程和技术指标是:揉丝加工,利用9RC—1200型揉搓机将玉米秸秆进行切断、揉丝加工。打捆,利用9QYK—5252型青贮圆捆机将揉丝机揉丝后的玉米秸秆打捆,每捆60公斤左右。保鲜包膜,利用9YB—5252型圆捆包膜机将圆捆机扎好的鲜秸秆进行自动包膜。保存,打捆包膜后的饲草可露天随地存放,不受场地、季节、日晒、雨雪等影响,保鲜期可达1—3年,根据不同的牲畜数量进行分捆饲喂。
工程自2012年开始到2014年实施三年,前两年投放机具,提高饲草有效转化率,扩大养殖规模,扩展增收空间。第三年优化各项机制,优化养殖结构和技术,优化增效模式,形成秸秆青贮转化效益最大化的产业。2012年投放青贮成套设备150套,加工面积30万亩,2013年投放300套,达到450套,加工面积90万亩,基本满足全市玉米集中种植区秸秆高效转化需求。每套设备7.1万元,两年共需资金3330万元,采取多渠道整合,以政府补贴的方式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