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武县:2012年“三夏”农机生产调研

作者:菏泽农机化信息网 本站发布时间:2012年06月29日

    目前,“三夏”农机生产已经结束,成武县农机局为保证全县小麦联合收获和跨区作业工作顺利开展,加大工作力度,坚持以服务“三夏”为宗旨,充分发挥了农业机械在麦收中的主力军作用,确保小麦适时收获,颗粒归仓。 

     一、基本情况 

    今年成武县小麦种植面积75万亩,从6月3日自西向东进入收获期,经过突击抢收,机收面积74.9万亩,机收率达到了98%。截止6月12日我县小麦已全部收割完毕。同时,夏种工作梯次展开。玉米种植面积90万亩,机播率达到了100%,现已全部结束。麦收期间,全县共上阵机械近10万台套,其中小麦联合收割机1800多台(含引进外地机械600台),确保了今年全县小麦的丰产丰收。 

     二、采取的主要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调度。6月2日在九女集镇赵庙村召开了“三夏”工作现场会。县农机局印发了《关于做好“三夏”农机生产工作的意见》,成立了以局长任组长的“三夏”农机工作领导小组,公布了小麦机收服务热线电话,实行领导轮流带班和专人24小时值班制度,为机手提供信息服务,做好突发事件的处理上报工作。对小麦机收情况实行一日一报,及时掌握麦收进度,引导机械合理流动。 

    2、加强农机服务。今年麦收前,县农机局就下派12名农机技术人员深入到全县各村和农机户家中,督促提前维修好农机具,给农机手讲解正确使用、安全操作农机具的知识,结合自己的实物进行耐心的培训。“三夏”会战期间,又成立了三支 “三夏”农机医生服务队,配备三辆农机服务车,带上维修工具和农机配件,日夜穿梭在田间地头,深入生产一线,提供技术指导、维修服务,全力帮助农民抢收抢种,加快“三夏”作业进度。 

    3、加强跨区作业管理。三夏期间,在保证本地1200多台联合收割机作业的同时,引进600余台外地联合收割机来我市作业,同时组织我县400多台联合收割机赴河南、安徽、江苏、河北等地作业,合同作业面积达40多万亩,作业纯收入1600万元左右。同时,严格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证的发放管理,规范中介服务行为,对从事跨区作业的中介服务组织实行规范化管理。在全县境内主要交通干线路口设立接机服务站,为跨区作业人员提供一切便利条件,积极与公安、交通等有关部门配合,严厉打击车匪路霸,为跨区作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4、加强农机安全生产。为保证“三夏”农机安全生产,县农机监理站主动与公安、交通等部门配合,深入田间、集市、乡村路口,联合执法,排查和整治安全隐患、查处和纠正拖拉机及其驾驶人违法载人、超速超载、无牌行驶、无证驾驶、疲劳驾驶、酒后驾驶等违法行为。“三夏”期间,还专门制订了《“三夏”期间农机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并与合作社、农机大户、农机手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落实安全责任。农机监理人员对参加“三夏”生产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实行全面的安全跟踪服务,加强安全培训,加大安全监管力度,严查农机事故隐患,确保三夏农机生产的顺利进行。 

    三、呈现出的几大特点 

    1、小麦机收工作准备早、措施到位。小麦机收工作安排有序进展顺利,麦收高峰期,日上阵联合收割机1600多台、收获面积11万亩,充分体现了农业机械在三夏麦收中占主力军的作用。 

    2、柴油价格高。在柴油价位高运行、机收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小麦机收价格比往年偏高在60—70元/亩。 

    3、夏种进度快。农机合作组织订单作业面积达到了10万亩,“前收后种”的作业模式很受群众欢迎。夏种高峰全县3800余台玉米播种机全部上阵,麦收后仅2天,90万亩玉米播完,并实现了全部机播。 

    四、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建议 

    在今年的“三夏”麦收和跨区作业工作中,虽然安排有序进展顺利,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不容忽视问题。 

    1、跨区作业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有待提高。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小麦联合收割机保有量大,夏季跨区作业市场已趋于饱和,致使作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大部分机械不参加跨区作业队,主要是合伙或单独外出,扎堆现象严重,组织性差,收益差,严重影响了作业市场秩序。今后要加强对跨区作业的领导,鼓励农机合作组织参与,实现跨区作业规范化。多多培植跨区作业固定联系点,增进机具供求双方感情,提前掌握信息,加强机械调度,减少盲目流动,从而提高作业效率。 

    2、玉米直播要进一步推广大马力。全县近90万亩玉米,直播机械主要以小型拖拉机做牵引动力,播种效率低。今后,应生产和重点推广大型拖拉机作为动力的玉米播种机 

    3、政府出台农机用油的优惠政策。从今年的情况看,柴油价格的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机手的收益。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