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通州区继续认真按照省级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县建设标准组织开展以秸秆机械化还田为主的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统筹安排,有力推进。在夏收期间,共投入大中型拖拉机287台次,配套大型秸秆还田机287台次,小型秸秆还田机1484台次,完成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21.15万亩,秸秆捡拾打捆作业面积3200亩。该区采取的主要工作措施为:
一是提高认识,大力推进。该区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列为创建国家级生态区和模范文明城市建设重要内容之一,要求各镇(区)、各相关部要切实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为强化行政推动,区政府办公室印发了《2012年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禁抛工作实施意见》和《关于做好2012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区建设工作的通知》。为加强组织领导,各镇(区)、有关部门及时建立工作机构,形成了网络健全、整体联动、运作高效的工作机制。
二是广泛宣传,普及技术。该区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应用近年积极推广的“平安农机通”、“农信通”等短信平台,通过公告栏公示、张贴宣传标语等形式,结合现场会、观摩会等活动,全方位、高频率地宣传秸秆机械化还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组织开展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技术培训,加快还田等综合利用技术的普及,让广大农民从思想上接受,技术上掌握。截至目前,全区召开秸秆机械化还田现场演示会30次,发放宣传材料35000份,举办技术培训班20期,培训人数1200多人。
三是整合资金,政策扶持。今年该区有机整合省级和地方配套资金,制订了一系列财政扶持政策。一是对重点机具在省补基础上进行区级配套补贴;二是在重要作业环节给予补贴;三是对示范方进行重点补贴;四是对秸秆能源化利用点的建设大力投入,能源化点购置固化成型机、捡拾打捆机、粉碎机按扣除省补价格基础上区级补贴50%。
四是签订协议,落实任务。为确保夏季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任务的完成,该区要求各镇(区)立即组织以专业合作组织为作业服务主体与农户签订作业协议,迅速将下达的还田目标任务分解落实。
五是依托组织,提高效率。今年该区依托专业合作组织作为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实施主体,将主要作业任务落实给有相应作业能力的专业合作组织,着力提升作业的组织化、社会化和一体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