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了解当前我县农业机械需求状况,推进全县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合理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提升我县农机化工作水平,根据市局要求,结合我县农业种植结构需求以及现代农业发展特点。近日,县农机局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农业机械需求状况调查,通过访问农机合作社,走访农机大户,座谈交流等方式进行调查。
一、农业机械化发展基本情况
1、农机装备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截止目前,全县农机总动力已发展到116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0.8万余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5256台,配套农机具2.27万台(套),玉米联合收获机513台,农用排灌机械1.4万余台(套),农副产品加工机械0.7万台(套),农机从业人数5.4万余人。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80.6%,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农副产品加工、抗御自然灾害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新技术推广应用步伐明显提高。截止目前全县免耕播种机拥有量达到764台,深松机176台,玉米513台,玉米播种机306台。2011年完成免耕播种面积20万亩,完成机械深松作业面积15万亩,玉米机收面积36.5万亩,玉米播种面积52万亩,新型机具推广速度和面积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
3、农机科技和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步伐加快。近几年,县农机局把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提上议事日程,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发展步骤和推进措施,将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向经济作物机械倾斜,共补贴经济作物机械500余台(套),促进经济作物机具的快速发展。将农机科技和示范园融在一起,加大力度搞好农机科技和示范园建设,把农机科技示范园建设成粮食生产高产攻关、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推广应用节本增效农业新技术的农业示范园区。
4、农机服务逐步推进。近年来,全县已成立农机协会17个,农机安全示范乡镇6个,农机作业大户466户,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59个,达到“五化”标准的合作社7个,农机化服务呈现了有组织、有安排、订单代耕服务的可喜局面,农机服务效益保持持续稳定增长良好态势。
二、存在问题
1、现代高效农业服务的特色农机发展还比较滞后,有些生产环节还是空白,全县农机数量增长较快但结构不够优化。老旧机具数量较多,能耗高、污染重、安全隐患重大等问题还没得到彻底解决。
2、农机化的总体投入还不能满足发展需要,特别是市、县(区)财政投入不足,远远不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购机需求。对农机服务组织的扶持力度还需加强,对安全、推广、培训、维修等保障体系的投入不够,制约了农业机械效用的充分发挥。
3、农村土地经营规模小,部分乡镇机耕道建设落后,大型农业机械下田难,影响到农机作业效率;农机使用的维修、供应保障机制不健全,农技服务组织发展缺乏有效的推进机制,实现“一条龙、保姆式”服务的组织有待进一步发展壮大,服务领域较窄,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差,还不能适应农民增收和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发展的需要。
4、今年持续走高的油价问题,影响了农户对农机具的需求。许多农民反映,随着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不断攀升,农业机械使用的柴油也不断升高,看到油价一天天升高,本打算今年购买收割机开展跨区作业,现在还是不能动这个念头。油价升高了,农业机械的作业成本相应提高,农民的负担相应也加重,大大影响了农民购机和用机的积极性。随着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不断攀升,农业机械作业成本明显增加,建议增加燃油补贴力度,并且燃油补贴应该补到机具而不是直接补给农民。
5、在一些作物机械化生产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在玉米机械化方面,首先是从目前我县推广的玉米收获配套机具来看,制造工艺及可性能较差,还需进一步改进。其次是玉米秸秆运输,粉碎、青贮设施及成熟机具较少,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
三、农业机械市场需求发展趋势
现在我县农业已由传统的种植业中的小麦作业机械化向玉米、花生等作业机械化拓展;由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向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发展;由种植业向畜牧业、水产业、农产品加工业、设施农业等延伸。农业机械化市场需求调整是由以小型农业机械为向大中型农业机械为转移,以适应规模经济的需要,提高劳动生产率;由单项作业的农业机械向复式作业的农业机械调整;由粗加工机械向精深加工机械调整,由单机向成套装备调整,以适应农业产业化的需要。
分析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各方面因素,大部分与农业机械化作业有关。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必须结合农业可持续发展来考虑。事实上资源与环境的恶化,也是在推行了以机械化和化学化为基础的现代农业生产后才更加严重起来的,这就给农业机械化工作者提出了一项艰巨而前景广阔的任务。另一方面,要解决这些问题,只有通过机械化的措施才能实现,这也是催生新型农业机械发展和需求的强大动力。
优先发展环境保护机械,这是社会对环境保护的必然选择。发展环保机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由传统耕作机械化向保护性耕作机械化发展。随着国家对环境治理的日益加强,畜禽粪便处理机械将得到发展;随着人们对安全食用农产品及环保意识的增强,对化肥、农药的安全性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可以预见,精确施肥和采用超低量喷雾、精密喷雾技术的农业机械也将走俏;而机械化铺膜种植后的残膜污染问题,将使得先进适用的残膜回收机械获得广大农民的青睐。
四、我县农业机械发展重点
从整体上来说,我县农业机械化发展重点应该根据农业结构调整的变化趋势,把农业机械化发展布局与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有机结合。
1、利用现有有利条件,在继续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高效、创汇的外向型现代化农业,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重点抓好种植、养殖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加工、保鲜、储运机械化,为技术密集型、附加值高的农产品和出口产品提供农业机械化服务,实现机械化生产与产业化经营的结合。
2、是要在实现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基础上,大力提高玉米、大豆、花生等生产机械化水平,增强产前、产后等生产环节的机械化生产能力,为大型商品粮、专用粮、饲料粮基地提供农机化优质服务。
3、是要重点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形成玉米种植、收获、加工一条龙机械化服务链,进一步提高玉米生产的综合效益。
4、是在逐步推进粮食生产机械化的基础上,推广秸秆综合利用和主要特色作物机械化。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特色农业等农机化技术和机具得到进一步推广和应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