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李华,农民,高青县青城镇大于家村人,1980年11月出生,大学生,一位普通的农机修理工。
【发明成果】低空间作业拖拉机;旋耕犁;开沟机等。
看上去不到1米7的个头,身体健壮,乌黑的脸庞,透着憨厚倔强的品性,有一股敢为人先,做事不作出点名堂来誓不罢休的劲头。他就是高青县青城镇正达农业机械维修服务中心老板,80后大学生,农机维修工李华。
日前,笔者带着好奇心走进高青县青城镇正达农业机械维修服务中心施工现场,只见一派热火朝天的场面,老板李华正和施工人员紧张地忙碌着,眼前一个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钢结构综合维修车间正拔地而起,敞篷的“车间”里,正在紧张有序地安装着吊车和维修设备,
“现在咱县的大型机械越来越多,但与之配套的大型综合农机维修点却是空白,农机维修保养成了机手一大头疼的难题,掩上农忙时节,作业时间短,机械一旦出现故障,还要跑一百多里到外地修理,这不仅给农机手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也影响到农业生产进度,既误工又多花钱,看着地里的活干不成,机手只是干着急、没办法,当时,看着机手着急的要哭的样子,我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特别难受。此后,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在自己的家门口也成立一家正规的大型农机维修服务中心,解除机手维修难的后顾之忧,让大型农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星级服务。这不,去年在县农机局的主动协调和帮助下,通过积极争取,投资10多万元,购买了这块闲置地,建起了这个“五星级”的文明农机维修中心。你看,现在的厂房已基本建成,投资20多万元的行车和维修设备已基本安装到位,趁现在还不忙,我们昼夜不停地加紧施工,力争在春季农业生产开始前,我这农机维修中心就能投入使用。”老板李华满手油污地向我们介绍说。
正达农业机械维修服务中心是高青县成立的第一家大型区域性农业机械维修服务中心,是按照“五星级文明农机维修点”建立的,该中心占地1000多平方米,拥有大型钢结构综合维修车间1个,配有50吨的大型行车及各种维修设备20余台套,拥有技术工人11人,该中心不仅维修设备齐全、维修技术过硬,还占有紧靠省道及镇政府驻地的有力地形,交通便利,大型机械相对集中,维修辐射周边达到50多公里,年维修能力达到2000余台。
该中心的建立不仅填补了高青县大型综合农机维修服务的空白,而且也极大地方便了周边农民,该中心集农机维修、技术培训、科研推广、加工制造、农机经营、售后服务于一身,同时开展订单式作业、合同式维修和电话预约、上门服务等活动,拥有农机“110”服务车两辆,随叫随到,昼夜服务。
作为服务中心的老板,李华既是司机又是业务员,既是修理工又是技师,既是科研发明者又是生产制造者,他不光能干,还能教,经他培训的手下几员大将个个都是多面手。先进的设备,过硬的技术,完善的服务,使维修中心的业务越来越多,随着维修业务的增多,维修场地也是三易其址。
谈起李华的创业史,从交谈中得知。1998年,李华从山东工程学院电气机械系毕业后,在父亲的影响下,放弃了在城里就业的机会,主动回乡开了一家农机维修店铺。这个“爱琢磨”的年轻人,由此开始了自己“别样”的创业路。
李华从小生长在农村,深知农民种田的艰辛。大于家村是全县有名的蔬菜大棚种植专业村,大棚普遍低矮,一般拖拉机难以作业,大棚内耕地、挖沟等繁重农活,让种植户非常辛苦。种种难题不断“折磨着”李华,他反复琢磨,尝试发明一种新机械解决这个问题。不久,李华花了4.7万元购买了一台上海SH-50050型拖拉机进行改装。为降低车高,他把后车轮轮胎换成潍坊12拖拉机的人字形走步轮胎。拖拉机明显变矮了,并且马力一点儿没变。但当他把改装后的拖拉机开到大棚前测试时,却发现矮度远远不够。查资料、画图纸、购机器、搞实验,那段时间,李华和支持他的父亲忙的不亦乐乎。
为了开阔思路,他又花4000多元买回了一台电脑,除了吃饭睡觉他就在网上探寻路子。经过几个月的钻研学习,李华想出了一个再次降低拖拉机高度的方法,就是把拖拉机平行前桥设计成下凹形,使底盘整体下落,从而使车身整体下移,同时把位于拖拉机高处的油箱和驾驶座、方向盘等驾驶装置分别移放发动机两侧,这样一来,拖拉机驾驶舱降到了极限,整个车身的高度也降到了最低,可以在0.95米高度空间环境中自由作业。并且鉴于四轮压强过大的缺陷,李华还给即将成型的“低空间作业拖拉机”再加装了两个后轮。凭着他对农机的执着和爱好,功夫不负有心人,2001年9月,李华研制的第一台低空间作业拖拉机诞生了。
此后为了让低空间作业拖拉机更实用,每年李华都要根据使用情况进行改进,现在已经升级到了第5代。2002年李华把他研制的和低空作业拖拉机相配套的旋耕犁加宽,使耕地效率提高了一倍;2003年他在拖拉机两后车轮上分别增设了手动刹车装置,实现了单边制动,极大方便了拖拉机掉头拐弯,节约了时间,每天至少多耕5亩地;2005年,他又研发出了与低空间拖拉机配套的西瓜开沟机,原来西瓜开沟都是人工,每亩的人工费用为120多块钱,而用西瓜开沟机每亩地为50元,而且土地的平整度高,墒情好,有助于提高西瓜苗情。2006年6月21日成型后的低空间作业拖拉机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低空间作业拖拉机设计新颖巧妙,转向灵活,操作方便,既保持了原有拖拉机的功能、特性,又满足了大棚等低空间环境的作业要求,并能配用耕、耙、播等农机具,完成各种田间作业,解放了大棚种植劳动力,大大提高了大棚作业效率。”
由于低空间作业拖拉机的独特优势,现在李华每到一处作业,人们都争相使用,甚至购买这种拖拉机。于是李华开始为用户定制低空间拖拉机,目前已经卖出了30余台。
几年下来,由原先一个小小的维修作坊,发展到现在的占地1000多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过百万,年收入超50多万的大型综合农机维修服务中心,李华还有更高的打算。
“以前是我一枝独秀,忙时忙、闲时闲。现在,我成立了高青县第一家以为农机维修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高青县利宾农机专业合作社,我要以农机维修为龙头,再进一步扩大农机经营服务范围,组织社员开展农机维修、农机作业、农机经营等多种服务,让社员享受到从事农机服务带来的好处,得到更多的实惠。下一步我要发展更多的会员加入到我的合作社中来,带领社员走依靠农机共同致富的路子。”说起未来,李华信心十足。(张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