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肥城市农机局围绕泰安市农机局年初工作意见和考核办法,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农机化重点亮点工作均取得了新突破、新进展,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和装备支撑。
重点工作:一是争取和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把该项工作列为全年的重中之重,安排专人,全程盯靠,主动邀请纪工委全程监督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做到了补贴工作一个步骤不少,一个环节不缺,切实将农机购置补贴工作落到了实处。共补贴各类农机具3846台套,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40台,玉米收获机63台,小麦免耕播种机69台,深松联合整地机76台,经济作物生产机械2260台套。目前,补贴工作进入集中供货验货阶段。
二是培植壮大农机专业合作社。狠抓了新型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和培植,在建设上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要求,发展一个,成熟一个,以点带面,辐射带动。上半年,全市新建农机专业合作社7个。其中,瑞丰农机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被列为泰安市农机局列为重点工作,目前已建设钢结构仓库100㎡,车库7间,办公室6间,硬化粮食晾晒场地9000㎡。
亮点工作:一是实现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做到了领导到位、认识到位、示范服务到位。一方面借助国家购机补贴的有利时机,引导鼓励农民加大对马铃薯生产机械的投入,提高机械保有量,加快马铃薯生产新机具的推广步伐。另一方面,采取多种形式切实搞好新技术的宣传、示范、培训,强化创新示范基地、农机科技示范户建设,提高示范点的科技含量、规模、水平,并通过示范基地向周边农户示范、辐射。马铃薯播种、收获、中耕、植保等各作业环节机械化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各类作业机械保有量达到5600台套,机械化作业面积49万亩,马铃薯生产耕、种、收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100%、72%、80%,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6%,在全省率先实现全程机械化。
二是保护性耕作扩点连片。结合全市秸秆禁烧工作的实施,把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作为促进农业节本增效的有效手段,加大宣传、培训、示范、服务、奖惩力度,力求在作业面积和作业效益上有较大突破。目前,已组织技术培训、现场观摩11场次,新创建示范园(点)8个,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26万亩,其中千亩以上连片面积达到17个,万亩连片面积5个。各示范点建设装备齐全、操作规范、辐射带动力强,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显著。(肥城市农机局 马庆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