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武城县农机局不断创新工作思路,采取宣传引导、强化服务等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农机“三率”水平。为全面深入了解全县农机安全监理“三率”的实际情况,更好的开展工作,近期我局组织专门力量,深入乡镇、村社、农机合作社等,通过召开座谈会、典型调查及个别谈话等方式,对近几年全县农机“三率”情况进行了认真调查,总结经验,查找不足,进一步明确了下步做好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对策措施。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前全县农机安全监理“三率”基本情况
多年来,我们以提高“上牌率、检验率、持证率”为重点,切实加大农机安全管理工作力度,经常组织农机监理执法人员采取加大宣传、走村入户、田检路查等相结合的办法,认真开展农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行动,依法查处和纠正无证驾驶、无牌行驶、违章载人、酒后驾驶等违规违章行为,及时消除了农机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至2011年底,全县拖拉机保有量14548台,挂牌4726台,拖拉机驾驶人员1469人,驾驶员累计在册数4682人;联合收割机保有量900台,挂牌360台,驾驶员累计在册数780人。通过对调研数据认真梳理分析,全县2009年-2011年拖拉机挂牌率分别为21.59%、24.51%、32.8%;2009年-2011年拖拉机年检分别为6.53%、14.28%、53.6%;2009年-2011年拖拉机持证率分别为30.91%、30.72%、32.5%。
二、主要工作和成效
为提高农机“三率”水平,武城县农机部门根据该县的工作实际,采取了“宣传引导、热情服务、强化监管”的工作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加强教育培训,提高队伍综合素质。把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农机管理队伍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进一步加强对监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努力提高其综合素质。认真抓好思想教育,教育监理人员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和不正之风的侵蚀。抓好政策法规教育和岗位业务培训,使他们知法懂法、正确执法,以优质服务提升了农机安全监理水平。
2、搞好宣传引导,创造良好舆论氛围。紧紧围绕农机“三率”水平的提高,不断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手段,加大宣传力度,为顺利开展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组织农机监理人员,深入基层,走村入户,到农机户家中反复进行法律法规宣传,强化机手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解释农机挂牌办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宣传教育,争取社会理解和群众的支持,也树立了农机系统的良好形象。工作中,结合宣传教育,还注重发挥典型带动作用。比如,为解决拖拉机挂牌难、检审难的问题,采取了“典型带动、先易后难”的方法,逐步开展工作。在下村乡选择了村班子健全、群众基础好的李家户镇盐场作为示范村,该村80多台拖拉机的挂牌、办证和检审率全部达到百分之百,从而带动和影响了邻近村庄的农机户主动为拖拉机挂牌、办证的积极性。
3、创新工作机制,增强服务理念。在提升“三率”水平的具体工作中,我们把“以民为本、为民服务”当作农机管理工作的第一要旨,把管理与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寓管理于服务之中,通过实施依法管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和农机手的根本利益;通过人性化、亲情化、系列化服务来实施有效管理,促进了“三率”水平的提高。一是广泛开展“三下乡”活动,以优质服务推动工作开展。(1)农机年检年审下乡。为方便广大农机手参加年检年审,提高农机检审质量,组织精兵强将,专门成立了“下乡年检年审服务小组”,安排2辆服务用车,带着台账、电脑,深入到村集中开展年检和服务工作,从而提高了农机驾驶人员参加年检年审的自觉性。(2)挂牌办证下乡。监理站成立3个服务中队,早出晚归,走村入户为农户搞好服务,为农机办理挂牌办证手续。今年上半年就入户为拖拉机挂牌320个,减免费用1.2万元,深受农机户的欢迎(3)技术培训下乡。对于办理驾驶证需参加培训的机手,农机化学校采取定点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理论讲解与现场指导相结合,深入乡村田间地头,送“教”下乡。凡是学员达到10名以上的村庄都要进村举办培训班,学员少的村就分片办班,这样为学员节约了开支、节省了时间。今年上半年就进村举办培训班8期,培训机手1200人次,提高了机手们的技术水平,也提高了办证质量。 二是实施惠民政策,促进了“三率”水平的提高。通过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大大提高了农机“三率”水平,所有享受补贴的农机,挂牌、办证率达到了100%。
4、完善监管机制,深化平安创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全国“平安农机”活动为载体,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坚持农机安全教育普及化、安全管理源头化、专项治理经常化、示范创建标准化,深入开展农机安全整治活动,加大农机安全隐患排查力度,全面落实农机安全防范措施,不断创新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模式,完善农机安全监管机制,推进了农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
三、影响“三率”的主要因素及原因
一是农机户的法律意识淡薄,不认为拖拉机无牌无证是违法行为。总认为买台拖拉机只在田间干农活,不上路搞运输,没有必要挂牌办证,多花钱、又麻烦。二是机手认为挂牌办证,加大了购机成本增加了经济负担,感到不划算,因此不愿办理。 三是有些基层干部只考虑局部利益,法制淡薄,认识不足,监管部门进村工作不予配合,也为拖拉机管理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四是由于拖拉机卖出或报废等原因的减少而没及时销户,造成保有量居高不下,也是造成“三率”水平上不去的一个主要原因。五是管理力量不足。乡镇(街道)农机站合并后,大多仅设一名兼管农机工作人员,直接影响了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开展。
四、发展思路和建议
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尽力做好广大养机户的思想工作,引导他们逐步提高法律意识,积极配合农机监理执法工作。同时,建议国家和省、县切实发挥重点新闻媒体宣传主渠道的作用,及时报导各地农机典型事故案例,起到警示、教育广大养机户和全社会吸取惨痛教训,主动参与支持农机监理执法工作,为创造安全和谐的生产和发展环境营造良好氛围。
二是以贯彻《安全生产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农业机械促进法》和《农业机械管理条例》为契机,健全县乡村农机安全生产监管体系,促进“三率”水平提高。加快完成乡镇、村农机安全生产监管人员的配备和工作经费的落实,乡镇应配备兼职或专职农机安全生产副乡(镇)长,从组织机构上解决农机安全生产监管问题。按照分级和属地管理的原则,对农机安全生产实行“政府牵头,部门配合,群众参与”和“农机部门监管、乡镇政府负责、村级自治为主”的立体式监督管理。让农机安全生产监管的触角伸到每个村、组、农户,建立起“横到边、纵到底、责任到人”的农机安全生产监管网络。
三是大力实施惠农政策。通过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和“阳光工程农机培训”等惠农政策,让利于民,减轻负担,调动挂牌办证积极性。
四是要加强对小型拖拉机的管理。应区别于大拖,降低小拖的挂牌办证费用,使机手能够接受管理。同时建议应降低规费标准或给予县级业务部门适当的返还,以增强发展后劲,保证开展业务所需经费。
五是应改变“燃油补贴”方式。目前农村发放的“燃油补贴”,是按地亩均摊的,将“燃油补贴”变成了“种地补贴”,很不合理。如能划归农机部门管理,依据在册的农业机械实有动力分配“燃油补贴”,将会对农机“三率“水平等提高,起着促进作用,也是提高农机“三率”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