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现代农业发展需要迈过五道坎——来自永川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发挥作用的报道(制约篇)

作者:作者:甘敏 本站发布时间:2012年08月22日

    近年来,有永川区高度重视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设发展,曾出台项目扶持、税收优惠、用地用电、信贷支持等多项政策措施,鼓励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助推永川的现代农业发展进程。 仅2011年,农机专业合作社就获得各级财政扶持资金总额40万元。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我区农机专业合作社要进一步助推现代农业发展,需要迈过五道坎。

    一道: “空壳社”现象

    据农经管理站统计显示,我区2011年底在工商管理部门登记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有40个,有近半数的合作社基本上没有开展任业务的“空壳社”。 镇街不完全统计上报的19个专业合作社 中,有的只开展了一两次机耕作业或作业服务,有的坚持了一两年机耕作业,而且只是小范围机耕作业或作业服务;个别合作社成立注册后一直就没有开展个任何业务。在镇街上报的19个社中,仍有7个社占36.8%的合作社属于没有或很少开展农机作业或作业服务的“空壳社”。如永川区何埂镇顺吉农业技术推广专业合作社、诚信农业技术推广专业合作社、力生农业机械租赁专业合作社等。

    二道:设施设备配套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我区农机专业合社装备总量仍然不足,普遍存在设施设备不配套问题,包括大中型机械配置、谷物晾晒与仓储场地、烘干设施配套等。这些设施的缺失,是制约合作社拓展农机作业规模的关键。如:重庆圆桂农机股份合作社,今年由于农机作业规模的扩大,农户入股土地1211亩水稻收获时,除农户的50%外合作社至少有近30万吨粮食,收获后面临晾晒、烘干、存储等一系列问题难以解决。

    三道:基础设施改善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永川的农耕地块宽大平坦、相对集中连片的比较少,且土质粘重偏多,多数水田泥脚较深。比如,在今年上半年的农机作业方面,由于前期旱情相对较重,加之水源条件等限制,导至大部分镇街、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种植大户部分田块无法实施机插秧工作,影响了今年水稻机插秧作业补贴试点项目实施工作的有效推进。经检查验收,12个镇街实施的重庆市1万亩水稻育插秧作业补贴试点项目只完成3890亩,占任务38.9%。近几年来,通过基本农田、低产田改造和粮食生产能力建设改造建立起来的粮食生产基地,随着城镇化建设推进或农业及多种经济作物和高效农业发展的需要,部分整治改造的基地被改为瓜果,莲藕、蔬菜等设施农业基地,因此大中型、高效率耕种收机械推广进程受到一定的条件限制,在农田作业方面要快速推进机械化面临较大困难。

    四道:完善投入机制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逐年都在加大农机化资金投入,农民投入也有所增加。但国家投入为导向,农民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引导的农机化投入机制有待健全和完善,区级农机化投资金仍然有限,资金投入力度严重不足。

    五道: 合作社上档升级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今年4月,我区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加快以农民为主体,以出资多元化、要素股份化、发展规模化、管理规范化、生产标准化、运作市场化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设发展,并在政策扶持、税收优惠、用地用电、信贷扶持等方面进行了再次明确。

    按照要求,区农委、区农机推广站对最具发展潜力的,积极性较高的,从事农机作业服务的农业技术推广专业合作社进行了探索改造和升级。截至目前,只有原盛华农业技术推广专业合作社成功更名为重庆圆桂农机股份合作社,成为我区40个农机专业合作社中唯一的农机股份专业合作社。

    据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目前我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形式主要有劳动合作型和农机服务与土地经营结合型两种,其中,劳动合作型主要由农机大户带头,机具所有权归个人所有,由合作社提供统一的各类服务,实行单机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类合作社将面临投入不足、作业服务萎缩等竞争中的不利局面,很难实现农村新型股份专业合作社的成功改造。
 

新闻来源地址:

热门农机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