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农业部马铃薯生产机械化示范项目和省农机化创新示范马铃薯播种收获机械化项目的示范带动下,滕州市马铃薯机械化生产取得长足发展,但与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程度相比,仍然存有差距,仍是制约农机化发展的“瓶颈”。为加快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进程,滕州市农机部门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到马铃薯主产镇进行了深入的调研。
一、马铃薯种植基本情况
2000年,滕州市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马铃薯之乡”。滕州是全国最大的马铃薯二季产区,种植面积65万亩,其中春季种植45万亩,秋季种植20万亩。马铃薯种植主要采用垄作,主要有地膜覆盖、双膜拱棚、三膜拱棚和温室大棚4种种植模式。春季一般采用单垄单行和单垄双行,单垄单行垄宽一般在65cm左右,单垄双行垄宽一般在75cm左右。秋季多采用单垄单行,垄宽一般在65cm左右。目前,马铃薯种植已成为滕州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不但面积大,而且产量高。该市马铃薯种植面积占全省的1/4,产量占全省的1/3,出口占全省的1/2。春季马铃薯平均亩产3500公斤,秋季平均亩产1900公斤。
二、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情况
滕州市马铃薯机械化生产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以小型机械从事马铃薯机械化生产,主要以一家一户的马铃薯生产为主。农户种植马铃薯大多使用田园管理机开沟扶垄,用移栽机(马铃薯带牙种植)播种或直接用小型播种机配手扶拖拉机直接播种,收获大多使用小型收获机械(4UF-600马铃薯收获机)配手扶拖拉机来完成。二是以中型机械从事马铃薯机械化生产,主要以流转土地1000亩以下的马铃薯生产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为主。此类合作社和农机大户马铃薯生产模式主要以中型马铃薯种植、收获机械配四轮中型拖拉机为主。种植机械一次能完成单垄双行马铃薯的开沟、播种、施肥、扶垄、喷药和覆膜等工序,收获机械一次能完成单垄双行马铃薯收获任务。三是以大型机械从事马铃薯机械化生产,典型是流转土地2000亩的东郭镇其祥马铃薯生产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生产模式与内蒙马铃薯生产模式相似,主要由大型马铃薯种植机械(2CMF-4B型马铃薯播种机)和收获机械配1204型拖拉机为主。种植机械能一次完成4垄双行马铃薯的开沟、播种、施肥、扶垄、喷药等工序,收获机械能一次完成2垄双行马铃薯收获任务。
滕州市马铃薯生产专业合作社利用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积极流转土地,购买先进、适用的马铃薯生产种植和收获机械,实施马铃薯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助推我市马铃薯机械化生产快速发展。目前,该市仅15个马铃薯生产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2万余亩,拥有马铃薯种植机械50余台、收获机械170余台、植保机械520余套,实现了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
随着新型先进适用的马铃薯种植、收获机械的推广使用,该市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截至2011年底,滕州市马铃薯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拥有马铃薯种植机械11630余台,其中小型种植开沟扶垄机械7600余台,马铃薯植保机械3380余台、收获机651台,创建马铃薯机收示范村20个,拥有马铃薯机械化生产专业合作社16个,节约成本5000多万元。2011年,马铃薯机收首次开展跨区作业,单户实现收入2万元。
三、马铃薯主要技术路线
针对马铃薯种植集中连片、分户种植的现状,进行了大、中、小型马铃薯种植、收获机械的引进、研制和推广工作。在推广工程中,注重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种植机械重点推广由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的马铃薯播种施肥联合作业机;中耕培土机主要推广被广大农户接受的田园管理机,马铃薯收获机械重点推广由手扶拖拉机配套的马铃薯收获机。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出了适合该市实际的4种技术路线。
一是马铃薯带芽人工播种模式,其技术流程图如下:
机械耕整主要依靠大马力拖拉机配套铧式犁或旋耕机来完成,耕深大约20CM,以确保耕作的田地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无坷垃,田面平整无坑茬。机械开沟主要由田园管理机来完成。施肥播种时,马铃薯种主要选用脱毒的马铃薯种薯,经过人工切块后,经过温室集中培土育芽选苗后,将带芽优质马铃薯薯块由人工进行播种和施肥。覆土起垄主要通过田园管理机来完成,一般培土高度在20CM以上,松土深度在15CM以上。覆土起垄后,为防止垄面长草影响马铃薯生长,一般由人工在覆膜前使用植保机械主要是小型喷雾器在垄面喷洒除草剂;除草剂喷洒后,一般用覆膜机根据垄宽选择合适的地膜对马铃薯垄面进行覆膜,以达到保温包潮的作用。田间管理主要指马铃薯生长过程中对马铃薯防病虫害而使用植保机械进行的田间作业。中耕培土主要指秋季马铃薯生长期,为防止马铃薯青头,而用田园管理进行的又一次覆土。机械收获主要使用与手扶配套的马铃薯收获机进行机械化。
二是马铃薯带芽机械播种,其技术流程图如下
机械耕整主要依靠大马力拖拉机配套铧式犁或旋耕机来完成,耕深大约20CM,以确保耕作的田地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无坷垃,田面平整无坑茬。施肥播种时,马铃薯种主要选用脱毒的马铃薯种薯,经过人工切块后,经过营养钵育芽选苗后,将带芽优质马铃薯薯块通过移栽机直接播种。覆土起垄主要通过田园管理机来完成,一般培土高度在20CM以上,松土深度在15CM以上。覆土起垄后,一般在覆膜前使用植保机械主要是小型喷雾器在垄面喷洒除草剂;除草剂喷洒后,一般使用覆膜机根据垄宽选择合适的地膜对马铃薯垄面进行覆膜,以达到保温包潮的作用。田间管理主要指马铃薯生长过程中对马铃薯防病虫害而使用植保机械进行的田间作业。机械收获主要使用与手扶配套的马铃薯收获机进行。
三是无芽马铃薯使用中型机械直接播种,其技术流程图如下:
机械耕整主要依靠大马力拖拉机配套铧式犁或旋耕机来完成,耕深大约20CM,以确保耕作的田地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无坷垃,田面平整无坑茬。施肥播种时,马铃薯种主要选用脱毒的马铃薯种薯,经过人工切块后,通过马铃薯播种机将优质马铃薯薯块进行播种的同时,完成开沟、喷药和覆膜等手续。田间管理主要指马铃薯生长过程中对马铃薯防病虫害而使用植保机械进行的田间作业。机械收获主要使用中型拖拉机配套的马铃薯收获机进行。
四是无芽马铃薯使用大型机械播种,其技术流程图如下:
机械耕整主要依靠大马力拖拉机配套铧式犁或旋耕机来完成,耕深大约20CM,以确保耕作的田地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无坷垃,田面平整无坑茬。施肥播种时,马铃薯种主要选用脱毒的马铃薯种薯,经过人工切块后,将优质马铃薯薯块通过马铃薯播种机直接播种,同时完成开沟、施肥、覆土起垄和喷药等工序。机械覆膜一般选择合适的地膜通过覆膜机来完成。田间管理主要指马铃薯生长过程中对马铃薯防病虫害而使用植保机械进行的田间作业。机械收获主要使用大型马铃薯收获机进行。
三、主要做法
一是积极争取政府支持。为加快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步伐,滕州市成立了由分管农业的市长任组长,农机局局长任副组长,财政局分管局长和马铃薯主产镇镇长为成员的马铃薯生产机械化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市农机局局长任主任,分管局长任副主任,监管科、推广站、农机化学校等科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滕州市政府还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村各业机械化的意见》(滕政发[2010]12号)和《2011年全市玉米机收秸秆综合利用及免耕播种工作实施方案》(滕政办发[2011]121号),将马铃薯生产机械增加量、马铃薯机收示范方完成面积和马铃薯机收率列入对镇街年度目标考核,并出台奖励措施,对马铃薯机械化收获面积200亩以上的连片示范方,给予组织者3000元奖励;示范方每增加100亩,奖励增加1000元。对符合“五化”标准要求的马铃薯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给予表彰奖励。同时,将马铃薯生产机械作为农机购置补贴重点。在连续三届“中国(滕州)马铃薯节”上,专门开辟展览专区,举办马铃薯机械展,参观人数达两万余人,推动了马铃薯生产机械化的快速发展。
二是加大新机具和新技术推广。一直把薯类收获机的研制开发和选型作为加快马铃薯全程机械化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2004年以来,滕州先后承担山东省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马铃薯机械化收获项目和农业部马铃薯生产机械化创新示范项目。我们坚持高标准起步,引进、开发和消化吸收相结合,边引进边开发,边实验边选型,边示范边推广,使薯类收获机械化技术逐步成熟,质量不断提高,机具由少到多,面积由小到大。2008年,由滕州市农机局和滕州市丰田机械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生产的4U-1型马铃薯收获机顺利通过省农机鉴定站和省科技厅的鉴定。2009年,由山东常发工贸有限公司生产的常力牌4U-50型马铃薯收获机通过省级鉴定,进入山东省农机购置补贴目录。为加快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推广,滕州农机技术人员多次深入马铃薯专业生产合作社指导马铃薯机播工作,青岛洪珠和乐陵天成生产的马铃薯播种机能同时完成机械播种、施肥和覆膜等工作程序,已被我市广大马铃薯专业生产合作社和种植大户接受。为解决一家一户小面积带芽马铃薯播种问题,多次到青州华龙机械有限公司,与企业负责人和技术人员研究探讨机械技术改进难题,在带芽机播问题上取得重大突破。年初,在龙阳镇龙山村成功组织召开了马铃薯带芽机播现场会。通过现场会演示,证明马铃薯带芽栽种技术已基本成熟。从出苗情况看,基本符合农户要求,该机械有望明年大面积推广。今年,该市已补贴各类马铃薯播种机12台(在外地补贴购置150多台),各类马铃薯收获机436台。经过不断实践和探索,已逐步掌握了马铃薯收获机械的技术原理,制定了一套完整的薯类收获机械技术操作规程,为马铃薯机械化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三是注重宣传教育培训。高度重视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技术培训,在春秋两季马铃薯生产关键时节,联合市马铃薯合作社以及生产厂家,专门邀请厂家技术骨干,深入镇街村居,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训机手,推广技术,使他们真正成为会操作、会使用、会维修、会调整的技术能手。每年还专门组织召开马铃薯生产机械化现场会,组成机收队开展机械巡回作业,通过散发宣传资料,制作机械作业光盘,组织干部群众观看等形式,加大新型马铃薯收获机的宣传示范推广力度,受到了广大干群的普遍赞誉,取得了显著的宣传效果。2004年以来,该市共召开马铃薯机播、机收现场会20余次,举办马铃薯机械化技术培训班27次,培训马铃薯机播、机收技术人员2万余人次,发放各类宣传培训资料10万余册。同时,充分发挥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和马铃薯机收示范基地的作用,抓好示范村建设,努力通过点面结合,以点带面,以户带片,以片带方,以方带全面,加快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步伐。今年,力争马铃薯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7%。
四、马铃薯机械化生产取得的效益
一是经济效益。机械耕整地较人畜力效率要高40倍,机械开沟、施肥(药)、播种、扶垄、覆膜较人工提高效率80倍,且能够保护马铃薯初牙,不破坏地膜,不出现马铃薯青头现象。机械化收获较人工收获能够提高效率60倍。马铃薯生产全程使用机械作业与人工作业对比平均每亩节约成本200元左右。机械收净率、损失率、破损率大大优于人工收获,每亩可减少漏收破损约25公斤,可增加收入约50元。
二是生态效益。马铃薯生产机械化的推广,特别是太阳能灭虫灯等植保技术实施,极大减少了农业的面源化学污染,保护生态环境。马铃薯中耕除草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减少了除草剂的使用,有利于人体健康和社会生态的改善。
三是社会效益。马铃薯播种收获机械化的推广,扩大了马铃薯种植面积,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人力,为促进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提供了人力资源,为农村科技人员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提高了全社会的科技水平。马铃薯生产机械化的推广,为马铃薯生产提供专业化服务,每年可以创造许多就业岗位,极大地促进了马铃薯种植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五、意见与建议
目前,滕州市在马铃薯耕、种和收三个主要生产环节中,耕整地机械已形成系列化和通用化,种植环节劳动强度随着马铃薯播种机的使用而大大降低,收获机械也已成熟,已进入大面积推广阶段。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政策扶持力度不够;二是机械的技术性能还有待进一步优化提高。
建议:一是积极争取中央、省、市马铃薯机械化生产示范项目,加大对马铃薯主产镇和项目实施镇的资金扶持力度。同时,大力推广新型先进适用的马铃薯种植和收获机械,将马铃薯种植和收获机械作为重点补贴机械,对购置马铃薯种植和收获机械的农户给予优先补贴。二是积极争取政府财政支持,出台促进马铃薯机械化生产的奖(补)政策,对积极实施马铃薯机械化种植和收获的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组织和马铃薯生产专业合作社给予作业补贴。同时,将马铃薯综合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纳入对县域经济目标的考核,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加快发展马铃薯机械化生产的积极性。三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引导和鼓励马铃薯机械生产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生产更加先进适用的马铃薯种植和收获机械,以满足农户需要。同时,鼓励马铃薯生产专业合作社利用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积极流转土地,购置先进适用的大型马铃薯种植和收获机械,实现马铃薯机械化生产的规模化和专业化。(任成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