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垣县:突出三个“加快”推进农机服务工作——蓬莱市利和祥农机专业合作社考察学习体会

作者:花垣县农机局 龙泽恩 本站发布时间:2012年08月28日

    为加快我州农业机械化发展步伐,促进我州现代农业快速发展,湘西自治州农机局组成了8县市联合考察组赴山东蓬莱市,学习利和祥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工作经验。

    一、基本情况

    蓬莱市利和祥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5月18日,由新港街道办事处大皂许家村的郭永利牵头组建,9月21日在工商部门注册,注册社员10人,社员带机入社,注册资金52.5万元。目前社员已发展到21人,固定资产400万元,其中农机总值260万元。拥有各类农业机械54台套,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5台,小麦联合收获机3台,玉米联合收获机5台,小麦免耕播种机5台,其它配套农机具26台套。农机大院占地13亩,已建成办公室4间、车库13间、维修车间2间、社员之家6间。另外还有一可储存50吨柴油的油库。

    合作社成立之初,本着“诚信经营、优质服务、做大做强”的经营理念,严格按照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经营企业化、作业规模化、生产科技化的“五化”标准进行建设,选举产生了理事会,由郭永利担任理事长。

    在管理上,制定通过了合作社章程,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管理、财务管理、安全生产管理、机务管理等制度,实行“统一订单作业、统一调度机械、统一收费标准、统一后勤保障、统一处理农机作业纠纷”的“五统一”管理模式。社员带机、带资入社,机械折价入股,按股分红。每年提出10%的盈余作为公积金,用于维持合作社的正常经营及扩大再生产。

    在经营上,主要以土地规模化经营和订单服务为主,兼营农产品运输和生猪饲养。合作社承包经营的土地由开始的750亩发展到1100亩,主要从事粮食生产;订单作业服务以周边6个行政村为主,辐射4个镇16个行政村,年作业量在15000亩以上,年综合收入可达到80万元以上。合作社还建有一个拥有84个猪舍的养猪场,年出栏生猪1200头,增收50万元。养猪场采取循环经济模式,养猪产生的有机肥料直接送到承包地,承包地生产的玉米,部分作为猪饲料,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合作社还利用现有机械进行粮食和果品运输,年创收20余万元。

    合作社在农机新技术推广上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承包的土地全部实行了小麦免耕播种作业,带动周边村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6800多亩。合作社还建设了2个80立方米的沼气池,利用回收的秸秆和猪粪等废弃物作为原料,沼气供村民使用,沼液做肥料,走循环农业的发展道路。

    合作社发展不忘家乡,先后投资5万元参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15万元硬化村庄道路;积极开展为军烈属、孤寡老人、家庭困难农民及打工户实行“优先、优质、优惠”的“三优”作业服务。2010年,合作社共为36户农民实行了免费农机作业服务,直接生产成本3万元。2011年免费农机作业服务5万元。

    二、几点建议
 
    1、加快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组织,建立完善服务体系。近几年来,随着强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惠及千家万户,有力地推动了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目前花垣县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1.9万台,16.7万千瓦,全县机耕能力达20万亩,去年全县共落实购置补贴290万元,补贴机具2300多台套,为农业生产发展增强了后劲,在探索组建农机协会服务组织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如道二乡紫霞村以石明忠为代表的农机大户率先组织成立了农机服务队,这个服务队已拥有福田雷沃554型农田作业机7台。农忙和农闲组织为群众开展耕种服务,先后在道二乡、龙潭镇、雅桥乡、吉卫镇和邻近秀山县、贵州的松桃县开展跨区作业服务,发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带动周边乡镇农机大户的发展。目前,全县已拥有农机大户达32户,拥有中型以上农田作业机110台套,花垣镇卧龙榜村农机大户黄秀坤一人拥有各类机械10余台套,其中中型福田雷沃554型农田作业机1台,收割机3台,成为远近闻名的农机大户,他组织农机服务队积极为群众开展服务,深受群众好评。但是,从总体看,花垣县农机服务队虽有了一定的规模,但离合作社组织形式相差甚远,没有形成总体优势,在管理、经营、服务上还发挥不了潜能优势和经济效益。因此,必须借鉴蓬莱市利和祥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经验和作法,走出一条成功的路子,发挥更好的经济效益和服务功能,成立农机合作社组织已有基础、时机成熟、势在必行。一是要成立以热爱农机、有农机操作和管理经验的农机大户牵头,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要创造条件因地制宜,选好场地、配备好车库、维修车间、油藏库及社员活动场所,并形成一整套农机服务、农机管理、农机维修、财务管理、学习制度等方面的长效机制。二是要经常组织学习开展农机操作培训,要有技能合格证,带证上岗、带证作业,不断地掌握各方面的技术和安全知识,更好地为“三农”服务,建立一支装备优良、快速出动、安全有序的农机服务队伍,杜绝安全事故发生。三是积极引导农机户带机入股、带资入社、按股分红,专业合作社组织,要根据群众自愿把所有农业机械集中起来统一管理、统一维修、统一养护,形成强大的服务集团,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的强大优势。

    2、加快引导推进农村土地租赁和土地流转,实现农业增产增收。各乡镇党委政府要大力宣传中央今年关于加强农业科技的文件精神,引导农民从土地承包中解放出来。据了解,花垣县28万人口中,今年已有近8万人外出打工,大部分村寨只有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农业生产方面面临着很大压力,有些边远山区由于还没有通机耕道,只能靠人工搬运,农业生产上心有余而力不足,造成无力耕种,出现了土地撂荒、闲置或改种旱粮作物的现象比较普遍。既使水稻生产方面,有些旱田、雷公田由于没有精耕细作,经不起自然灾害袭击,造成秋后广种薄收,没有增产增收,像这样的承包户非常期待租赁或承包方式。因此,要通过积极宣传、引导、发动,把这些闲置撂荒的土地通过租赁流转集中到农机专业大户手里,形成集体生产、集体经营,同时同转包户签订租赁合同、用工合同,既转让了土地,农民又可以就近打工,实现租赁转包意义上的双重效益。

    3、加快拓宽服务领域,为基地、为产业、为农民服务。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以后,要不断地拓宽服务领域,积极开展订单农业服务、跨区作业服务,生产季节和大忙季节,可采取群狼战术,集中机械进行突击,集中突击一个村、一个片、一个基地,与次推进。从土地翻耕、播种、种植、管理、收割、加工储藏实行一条龙服务,保证生产不误农时,农忙和农闲要把农机队伍请出来、拉出去,根据生产需求适时开展作业服务,并长期与生产基地,如烟叶基地、蔬菜基地、水稻旱粮基地长期签订服务合同,进行全方位配套服务,这样既充分发挥了农业机械化应有的作用,又提高了现代农业的高产高效,真正实现快速提升现代农业,提升农业机械化社会服务水平的有机结合。

新闻来源地址:

手机看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