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荔浦县茶城乡的种植物的岭上,经常会看到农民雇佣一台台的挖掘机给种植的桂花、生姜平整土地,半岭上开辟了一条条新的新路,昔日的荒山野岭、如今变成了农民发家致富“银行”,种植的桂花树成了“ 线树”,种植的生姜成了抢手的“白银”,这只是该县农民雇请“机械部队”搞生产建设的场景之一。
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出台,特别是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落实,购置农用机具的人逐渐增多,购买大中型机械和购置多种机具的农户自愿组成了农机合作社。据荔浦县茶城乡屯留村料洞屯农机合作社黎彰立介绍,村民雇请收割机收一亩稻谷费用是100元左右,时间约20分钟,算起来省力、省工、省时、快捷方便,他讲:“农民用人工耕种又苦又累,效率低,质量差,加上是酷热的夏天,群众观念转变了,所以大多数农民都愿请我们这些有机械的来帮忙”。在“双抢”的季节里,在抢种抢收的田野上,有的是雇请大、中型收割机在抢收早稻,有的雇请不同型号的耕整机在平整已收获的稻田,有的雇请动力插秧机在抢插晚稻,到处是隆隆的机械声,昔日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种方式越来越少。在田野上还有各种各样不同类型的“铁牛”,在开田造地,抗旱排涝,运送物资,在各自的岗位上“战斗”。
如今,涌现出现出了一大批技术型、专业型的新型农民,农民不再为缺少劳力“空心化”而苦脑,全县注册的农机合作社有46家,群众称这些拥有大中型各种机械,能耕种收 “一条龙”服务的合作组织是农民自己的“机械部队”,雇请这样的“机械部队”忙农活已成一种新“时尚”,农民从“艰苦型”转向“休闲型”向“指挥型”迈进,全县农机装机总动力增加到 328371 千瓦,农机原值增至22098万,耕、种收全程机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成为了战斗在农业生产一线的“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