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政府给我们想办法,恁大几块田的水稻我一个老太婆啷个收得回去哟。”近日,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王场镇太和村年过花甲的村民谭银秀,一边从联合收割机上搬运稻谷,一边喜滋滋地告诉笔者。不远处,几台联合收割机正穿梭在稻浪中,为缺劳农户抢收金灿灿的稻谷。
王场镇是个农业镇,全镇有稻田上万亩。近年来,随着打工热不断升温,当地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目前在6000余青壮年劳动力常年外出打工后,全镇留守在家的不足3000名劳动力,平均年龄竟然高达60岁左右,以致面对在秋风中泛起金浪的稻田,本该畅享丰收喜悦的一个个留守老人却眉头紧锁。
“何不像2008年那样通过政府公招的形式统一为群众招收机手收割过水稻?”8月下旬,王场镇在组织人员深入村组和田间开展实地调查后,即确定根据当地水稻种植面积相对集中、成熟期基本一致的特点,由政府通过公开招标引进机收队伍,统一为农户收割水稻。
“急招水稻机收队,要求技术熟练,队伍实力雄厚,万亩水稻统一发包,价格面议。联系电话……”随后,一则机收水稻的招标信息,就通过“农信通”短信平台和互联网广为发布,一些从事水稻机收的专业队伍,也在闻讯后陆续报名投标。最终,一支其时正在万州收割水稻的机收队,以200元/亩的最低工价和雄厚的装备实力夺标。
“不到1个小时,我家的4亩稻谷就收割得干干净净,800元的工钱一付,我就只管翻晒入库了。要是自己请人收割的话,不但要花1000多元的工资,还起码要用两三天时间才能搞得利索。现在的政府硬是好哦!”9日,面对笔者,稻谷已收割入库完毕的该镇双龙村村民王华江,对今年政府再度出面牵线搭桥解决“秋收难”问题,翘起了大拇指。
据了解,通过镇政府公招水稻机收队,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留守农民的秋收难,还为全镇农民节约水稻收割开支2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