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山东频道 09月06日讯 近日,在郯城县杨集镇驻地环保建材厂内,十三甲村农机户丁传富在忙着往农用三轮车上装运“环保”砖块。他高兴地告诉笔者:“夏收时节我靠一台小麦联合收割机净赚了2万元。农闲了,把农用机械利用起来,跑个运输,做个稻草、稻米生意什么的,估摸着一两个月也能赚个万儿八千的,这真是农机跑得欢、天天有钱赚啊!”。目前,全镇像丁传富这样依靠党的强农惠农政策,充分利用农机资源发展增收、创收项目,搞活“农机产业”的农民有1300多户。
杨集镇是郯城县的农业大镇,农机资源丰富。该镇把科学开发综合利用农机资源作为农机户创收、增收的主导产业,通过开展“农机推广服务下乡”等活动,引导农户购置节能环保型、轻便型、实用型、多功能型农机具,实现低投入、高回报,尽量减少或避免重复性投资。同时,该镇从强化服务入手,整合农机资源,创办了农机合作服务组织,为农机户提供技术信息服务,开展实用技术培训,联系农机跨区作业等,形成购机、技术、维修、作业信息等一条龙服务,为“农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为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该镇对热心购买农机的农户,除了享受国家农机补贴政策外,当地信用社优先给予办理3万元以下贴息贷款,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农户经营农机产业的热情。目前,全镇已初步形成了以农机经销、农机农田作业、农机加工、农机运输和农机维修等为重点的农机产业经营项目,经营农机业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富民产业。(李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