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市:变废为宝疏管并重--加强秋季作物秸秆禁烧

作者:潍坊农机化信息网 本站发布时间:2012年10月10日

    近日,笔者在诸城市宏翔秸秆专业合作社看到,该合作社内机器轰隆,一堆堆玉米秸秆通过机械设备进行粉碎,然后压缩固化成条型的、质地坚硬的秸秆压块,这种经过压制成型的生物质成型燃料,被当地农民群众称为“秸秆煤”。

  据宏翔秸秆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雷先生介绍,该合作社是诸城市一家利用农业废弃物(玉米、小麦、黄烟、辣椒等秸秆)生产替代能源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合作社。目前已投入300多万元,建成贾悦、舜王2处加工基地,现有生产场地40亩,每小时可消化农作物秸秆4吨,年生产生物质成型燃料5000多吨,主要为昌城、相州2家企业提供锅炉用燃料,与煤相比,秸秆固化燃料升温更快,每吨热值达3800—4200大卡,可替代锅炉用煤4000多吨,吨汽生产成本降低30—40元,而且大大降低了废气排放,减少了环境污染。同时,收购废弃的农作物秸秆,亩可增加农民收入60多元,受到农民群众欢迎。

  秋收季节,为防止农作物秸秆被散弃到田间地头、沟旁路边、家前屋后,解决秸秆焚烧问题,搞好秸秆综合利用,诸城市坚持疏管并重,切实加强秋季作物秸秆禁烧工作。近日,该市下发了禁烧通知,成立了作物秸秆禁烧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秸秆禁烧工作,并根据职能分工,明确专人负责,加强对秸秆禁烧工作的指导、督促和检查,强力推进工作开展。各镇街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严格落实责任,扎实搞好秸秆作物禁烧工作,主要领导同志负总责,分管同志全力靠上,扎实抓好工作落实。同时,该市农业局在组织“三秋”生产过程中,认真抓好机械收获、秸秆还田和深耕深松技术的推广应用,积极推广作物秸秆利用新技术、新成果,不断开拓秸秆综合利用新渠道,使秸秆变废为宝,同时引导、鼓励农民及社会力量对秸秆综合利用进行投资,促进秸秆利用产业化,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