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远市:“农家四宝”消失现代农机兴起

作者:李岩 本站发布时间:2012年10月26日

    近日,笔者领着孩子参观了招远市金岭镇山上李家村“农耕文化大院”。大院里陈列着好多水车、草滚、石碾、纺车、镢头、铁锹、锄头、镰刀、扁担等传统农具,令孩子眼花缭乱。见惯了联合收获机、拖拉机等现代农业机械的孩子,对这些稀奇古怪的传统农具万分好奇。孩子指指点点,问这问那,稚嫩的脸上还是显得有点懵懂。

    孩子当然想不到,正是这些传统农具奠定了中国农业发展的基础,历史再次被定格:“面朝黄土背朝天”镌刻着中国农民的真实写照;牛前人后、肩挑手抬记录着中国农民的艰辛劳作;锄头、镰刀、扁担、耕牛“农家四宝”承载着中国农民的希冀;披星戴月、汗流浃背、满茧的双手、黝黑的脸庞、晒脱皮的脊梁书写着中国农民多少的酸楚与无奈……

    技术在进步,工业在发展,农业在变革。“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农机化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精确的论断指明了中国农业的发展方向。联合收获机、深松机、免耕播种机、拖拉机等高效农业机械如野马脱缰、猛虎下山、蛟龙出海,在神州大地驰骋耕耘,效率快过人工几十倍;保护性耕作、深松、节水灌溉、化肥深施、精量播种等农机化新技术以现代农机为载体,助推粮食连年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现代农业走上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农机购置补贴更如一付催化剂,加快了现代农机进万家,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农机化的迅猛发展,让曾经是中国农民的“农家四宝”——锄头、镰刀、扁担、耕牛,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伴随着欢快的机械,轰鸣的马达,农民脸上的笑容增多了,腰板挺直了,历经数千年弯腰种地的历史正在画上圆满的句号。(李岩)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