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记者在村民的指引下,来到洪泽县岔河镇德富机插秧专业合作社,见到了合作社负责人陈德富,他正在给收割机做保养,准备去邻村收割水稻。上路后,老陈的手机响个不停,原来,又有村民请他帮忙收稻子了。
陈德富在村里算是个能人,早年走南闯北,打过零工,扛过麻包。一次偶然的机遇改变了他的人生。2003年,他用打工赚的钱购置了2台插秧机,为村里开展机插秧服务,没想到当年就赚回了3万多元,这让老陈意识到这条路算是走对了。机插秧作业走上正轨后,老陈又有了购买收割机的想法,可是十几万的价格着实让他觉得压力不小,就在这个时候,正好赶上省里实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从而解决了资金问题,顺利买到了收割机。
2008年,怀揣致富梦想的老陈将几年来的积蓄全部投入购置了插秧机、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一大批农机具,组建了德富机插秧专业合作社。如今,德富机插秧专业合作社已有社员32人,大小各类机具163台套,固定资金总额600万元,服务农户4400余户。今年,该合作社成功创建省“五星”级农机示范合作社,并成为全县水稻生产服务的龙头。
老陈说,合作社能够取得如此快速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国家好的支农惠农政策,合作社近几年得到的各级补贴累计超过了百万元,今年还在有关部门的扶持下建成了占地216亩的工厂化育秧基地,可以为周边8万亩大田提供秧苗。洪泽县农机推广站站长潘九明对老陈的做法甚是赞赏:“为发挥育秧基地效益最大化,育秧后的基地种上3-4茬设施蔬菜,在这里耕作、除草和喷滴灌全部实现了机械化,成为粮食生产和高效设施农业双料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
党的十八大召开,老陈非常关注,坐在电视机前收看开幕式,仔细聆听十八大报告。老陈最关注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政策,他兴奋地说,十八大报告中提到坚持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这更坚定了他大力发展农机合作社的信心。他将再筹集100多万元,重点投入机具的更新升级,准备购置多台乘坐式插秧机和高性能联合收割机,另外,进一步扩大流转土地的规模,从目前的5000亩争取到明年突破1万亩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