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对粮食生产影响很大。为了种足种好冬小麦,提高越冬能力,实现粮食的增产丰收,本期根据各地冬小麦的生产情况,具体介绍其管理技术措施。
1.苗情调查和查苗补种。根据播种及后期出苗情况,做好冬小麦苗情调查,因地制宜提出管理措施。对过密苗要及时疏苗;对于缺苗断垄的田块,要及时补种;对于已经分蘖仍有缺苗的,就地匀苗移栽,移栽时选择已有分蘖的麦苗,覆土深度要掌握上不压心,下不露白,保证成活。
2.浇好冬水、酌情追肥。浇冬水一定要注意当地天气预报,强寒流到来前要停止浇水,以免发生冰冻,浇水时实行节水灌溉,避免大水漫灌,水量以当天完全下渗为宜,杜绝田间积水现象。只要最低气温不低于零下3℃,浇冬水就可正常进行;气温在零下3-5℃时,可在上午10时、下午3时前气温较高时段浇水,低温时段停止浇水;气温低于零下5℃要停止浇水,以免发生冰冻。对基本苗不足、早播的脱肥旺苗、未施足底肥的麦田结合冬灌,每亩追施尿素5-10kg,促使小麦早返青、巩固冬前分蘖,增加分蘖成穗率。
3.镇压保墒、促进返青。冬春季镇压是提高小麦越冬存活率的重要措施,一般在12月下旬土壤封冻后及时镇压,有利于消除土壤板结、龟裂、保温保墒、防止土壤漏风,是抗寒、抗旱保全苗的重要举措。
4.注意防止旺长。播量偏大、冬季气温偏高容易造成一部分田块出现旺长过苗的问题,不仅不利于幼穗发育,造成穗小粒轻,还加大了倒伏、冻害的危险,对于这样的田块,应积极采取田间管理措施,控制旺长。可在越冬前采用镇压措施抑制分蘖生长。对坷垃较多的麦田,在地面封冻前进行镇压,压碎坷垃,弥补裂缝,可对土壤起到保温保水的作用,盐碱地不宜镇压。镇压作业应在中午以后进行,以免早晨有霜冻镇压伤苗。起身期可采用麦业丰、矮壮素、多效唑等药剂进行化控;并控制肥水的施用,春季追肥时间应推迟到拔节、孕穗期。
5.加强监管,严禁啃青。小麦越冬期间保留下来的绿色叶片,返青后即可进行光合作用,是小麦刚恢复生长时所需养分的主要来源。冬前或者冬季放牧会使这部分绿色面积遭受大量破坏,容易加重小麦冻害,甚至会造成麦苗大量死亡,减产非常明显。要进一步提高对牲畜啃青危害性的认识,做好宣传,加强监管,坚决杜绝牲畜啃青现象的发生。
6.注意冻害防御和冻后田管。防御冻害,除使用良种,施足基肥,培育壮苗外,还应在越冬期施用农家肥盖麦和对壮苗实行镇压,可保温、肥田、防冻。有条件的地方,还可引水冬灌。小麦叶片受冻,只要分蘖节没有冻死,应及早施用速效化肥,促苗转化;如遇干冻,追肥时要结合浇水抗旱。
7.要加强病虫草害防治工作。出苗后,应抓紧利用冬前的温暖天气,进行化学除草,以防春后杂草基数过大防除困难。阔叶杂草可选用使它隆、巨星或好事达等药剂防除,禾本科杂草宜选用骠灵、骠马等药剂防除,冬前除草的最佳时间为小麦3-5叶期。虫害、病害也应根据预测预报,及早防治。赤霉病应狠抓扬花始期的施药保护,每亩用80%多菌灵超微粉100克或40%多菌灵胶悬剂150毫升加水40公斤均匀弥雾,喷药后如遇持续高温高湿天气,隔5-7天应再喷一次。白粉病当病叶率达到10%时,可用20%粉锈宁乳剂每亩50毫升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每亩75克对水60-80千克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