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21日,由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农业部保护性耕作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保护性耕作20年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俄罗斯、法国、澳大利亚等1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110余名专家学者、技术推广人员、项目管理人员出席了会议。农业部农机化司副司长胡乐鸣,联合国粮农组织驻中国、朝鲜、蒙古代表Percy Wachata Misika,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柄生,华南农业大学院士罗锡文等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并致辞。山东省农机技术推广站派员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本届会议回顾总结了过去20年我国在保护性耕作方面取得的成就,国内外专家围绕区域保护性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推广与应用效益、保护性耕作技术与机具、水稻保护性耕作技术等六个专题进行了探讨。
山东省农机推广站技术人员作了《小麦玉米高产栽培模式与机具研究》和《山东土壤机械化深松技术发展现状与应用建议》两个专题报告,向国内外专家学者报告了山东保护性耕作发展历程、取得成效,阐述了小麦玉米机械化高产栽培模式、深松分层施肥精播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全面比较了深松分层施肥精播机的关键技术及优点,介绍了山东土壤机械深松技术与装备的实践与探索,分析了机械化深松技术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和有利条件,并就如何更好地推进机械化深松技术,完善保护性耕作生产体系提出了建议。
研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与国际保护性耕作技术交流进入了新阶段,为保护性耕作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将对我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信息来源:山东省农机技术推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