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邑县:经济作物机械化创新发展“成果丰硕”

作者:王建锋 本站发布时间:2012年11月30日

    近年来,临邑县农机局以棉花、马铃薯、花生“三类”重点经济作物为切入点,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宣传指导、典型带动、协调服务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推动全县经济作物机械化实现快速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种植面积持续增加。今年,全县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7.8万亩,比上年增加1.1万亩。其中,棉花、马铃薯、花生三类经济作物6.6万亩,比上年增加0.9万亩,占经济作物总面积的85%。
 
    二是机械化作业水平持续提升。棉花种植总面积5.6万亩,机播水平达到100%、秸秆拔除机械化水平达到93%。花生种植面积4000亩,机收率达到85%。马铃薯种植总面积6000亩,机播水平达到83%,机收水平达到60%。经济作物综合机械化播种、收获水平分别达到96.4%、89.4%,分别比上年增加3.4%、14.4%。
 
    三是载体建设强劲有力。为推进经济作物机械化创新发展,临邑县农机局强化载体建设,指导农民于2008年底成立了临邑县升华马铃薯协会,目前,该协会拥有会员487人,土壤实验室、办公室等固定办公设施300多平方米,马铃薯播种机、覆土机、收获机等机械一应俱全。该协会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在恒源街道、临邑镇、德平镇分别成立了临邑县鸿运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吉星马铃薯合作社、富民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实行产业化、规模化、规范化发展模式,促进了土地增效、农民增收。
 
    四是示范基地建设成效显著。为进一步增强示范效应,临邑县农机局大力实施基地带动战略,在兴隆镇苗屯村、孟寺镇三官庙村建设了2处实施面积500亩的马铃薯机械化创新发展示范基地,实行播种、收获全过程机械化作业,充分发挥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力推广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引导农民群众主动应用先进农机具、新技术,推进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进程。(王建锋)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