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明县:科学组织强力推进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效果突出

作者:菏泽农机化信息网 本站发布时间:2012年12月12日

  近年来,东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发展,特别是2005年以来把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作为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大举措来抓。东明县农机服务中心作为东明县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多年来严格按照“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总体思路,不断完善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的管理、使用和监督机制,强有力地推动了东明县农业机械化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取得了提升产业、助民增收、利农利工等一举多得的效果。八年间共争取国家和省级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资金4555万元,带动农民投资13000余万元,补贴购置各类农机具6049台(件),受益农户达2500余户。

    组织实施规范科学

    县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的农机购置补贴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成员由县农机中心、县纪委纪检组、县财政局人员组成,具体负责农机工作补贴工作的组织实施、资金使用管理、检查监督等。工作中该县严格执行国务院“三个禁止”、“四项制度”、“八个不得”,切实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在实施过程中,重点把好“四关”:一是严把报名关。报名者必须凭本人身份证和乡镇农机站介绍信,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准代办;二是严把补贴对象确定关。由于购机者多,补贴资金少,该县根据报名情况按照规定的优先条件确定补贴对象,对条件相同不易确定的,采取当场抽签的方法来确定补贴对象;三是严把供货关。补贴机具采取集中供货的方式,重点检验机具型号、编号是否与供货确认表和购机发票一致,确认一致后方可由供货方、购机者、县农机购置补贴监管小组负责人共同在“补贴机具确认表”上签字。四是严把机具监管关。对补贴购置的农机具喷涂补贴标识和编号,建立补贴机具管理信息档案,该档案包含购机者姓名、身份证号码、地址、联系方式及购机者凭本人身份证、购机协议书与所购机具的合影、购机确认表、本人身份证复印件等内容,实行牌证管理的机具全部办理牌证手续,做到一人一机一档。同时,该县县乡两级农机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还不定期上门查看,了解机具使用情况和购机户对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的意见建议,并与经销商做好沟通和协调。

  农机购置补贴推动了农机装备增长和结构优化

  预计到2012年末,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135万千瓦,比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前的2005年增长90%。大马力、多功能、高性能及薄弱环节的农业机械增长迅速,新增加的农机总动力80%是增加的大型拖拉机、小麦联合收割机、玉米联合收获机及其配套动力。尤其是玉米收获机实现零的突破,仅用了八年时间,就实现了从少量引进试验示范到快速推广的巨大跨越,2012年全县玉米收获机保有量达到了750台,其中95%以上是农机补贴机具。

  农机购置补贴提升了薄弱环节机械化水平,加快了农业机械化进程

  自2005年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来,东明县农机化发展逐年快速推进,农机作业水平迅速提高,预计到2012年未,全县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9%。东明县小麦生产过程基本实现机械化,玉米的农机化薄弱环节实现重大突破。玉米机收从无到有,机收率达到85%。花生机收进展顺利,设施农业机械发展迅速,仅2011年就推广大棚卷帘机82台。

  农机购置补贴加快了农机化新技术推广步伐,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促进了保护性耕作、节水灌溉、深松整地、精量播种、化肥深施、玉米收获、高效植保、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一大批增产增效、节能环保的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引领推动了农艺制度的改革发展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今年夏季完成小麦秸秆还田60万亩,玉米机播57万亩。秋季完成玉米机收51.5万亩,玉米秸秆还田59.5万亩,土地深松26万亩,小麦免耕播种29万亩。

    农机购置补贴促进了农机合作社蓬勃发展,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引领和推动作用

  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扶持引导下,广大农民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以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社为主体的新型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呈现出蓬勃快速发展的态势。2012年全县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58个,合作社成员1201人,农机总值8850万元;固定资产在20万元以上的农机大户已达150余户。农机从业人员10万余人。全县农机经营服务总收入超过5亿元。作业规模和领域进一步扩大,先进农业技术应用水平显著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经营效益越来越明显,龙头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力量,农机作业服务向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方向迈进。

  农机购置补贴开辟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新途径

  拥有先进的农业机械是农民生活富裕的重要标志,是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一大批农户依靠农机补贴政策走上了致富道路。今年,东明县补贴机具作业收入3000余万元。该县焦元乡农民张民,2009年享受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购置了一台大型拖拉机和一台背负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到东北开展跨区作业,当年作业收入近5万元,初尝农机作业服务甜头的他,2010年又添置了2台大型拖拉机和2台背负式玉米联合收获机。他还积极配合农机部门开展新机具新技术示范推广工作,几年来承担了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四次。在他的带动下,周边农民掀起了购机热潮,纷纷投资农业机械,通过农机作业创收,走农机致富道路。今年,他农机作业收入14万元,并提供了就业岗位6个,成为了远近闻名通过农机化服务发家致富的农机手。像张民这样通过农机致富的农民在该县还很多。

新闻来源地址:

热门农机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