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和农户加大了对经济作物的投入力度,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在基本实现小麦、玉米生产全过程机械化的情况上,经济作物机械化已成为制约我县机械化发展的主要瓶颈。为此,曹县农机局因地制宜,紧紧抓住主要经济作物生产中消耗和占用劳动力较多的关键环节,引进和改良先进适用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并大胆尝试,多元化投资,逐步建立多个经济作物机械化示范园,通过科技示范,辐射带动,解放了大量劳动力,取得显著效果,促进了曹县农业生产机械化的全面发展。
一、花生生产机械化
花生是油料经济作物,食用加工价值高,市场好,我县种植面积有15万亩。人工平作点播花生产量低,人工收获费工费时,每亩需要5个劳动日。曹县农机局在去年拥有两台青岛宏盛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生产的4HB-2A型轮式自走花生联合收获机的基础上,今年新购买一台临沭东泰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4HBL-2型履带式自走花生联合收获机,和10台青岛旭森农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2BH-2型花生播种机,在倪集乡王堂村成立省级《花生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创新示范园》,在推广花生扶垄、施肥、播种、覆膜一体化播种作业的基础上,反复使用两种型号的花生联合收获机,检验这两种自走式花生联合收获机在曹县花生收获适用性,并提出合理化改进建议,同时推广和示范花生种植和机械化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两种收获机每小时能收2亩以上,破碎率、损失率、含杂量均达到规定要求,得到广大花生种植户和农机户的认可,将使曹县花生种植业在大幅度萎缩的时候提振起来,产量逐渐提高,面积逐步扩大。
二、芦笋封垄机械化
曹县是芦笋之乡,在种植方面,曹县农机局紧紧围绕芦笋封垄这个费工费时但又要求时间段的生产环节,积极推广封垄机械化技术。在曹县农机推广技术人员帮助和指导下,农机人员路进明研制和生产了芦笋封垄机,并带领到一些农机生产厂家参观学习,开阔视野,对芦笋封垄机从设计到制造工艺进行了全面改进,作业效果更好,质量性能更加稳定。每台封垄机一天可封垄120亩,机械作业效率是人工作业的500倍,全县20万亩芦笋,如果全部实施机械封垄,每年可为笋农节约成本近5000万元,另外,机械作业碎土能力强,封起的垄畦土壤松实均匀一致、整形好、表面光洁,便于芦笋采收。曹县农机局在苏集镇以袁新庄为中心创建了2000亩的《曹县封垄机械化技术创新示范园》,今年年初,在示范园内召开了有分管农机的副乡镇长、乡镇农机站长、芦笋种植大户和部分机手参加的芦笋机械化封垄作业演示会,推广改进后的芦笋封垄机,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山药种植机械化
山药好吃营养价值高,曹县种植面积8万多亩,多年一直采用人工挖沟的方法栽培山药,不仅劳动强度大,成本高,而且生产效率低。今年,曹农机局引进了6台自走式多功能山药挖沟机,在仵楼乡南园村创建了《仵楼山药种植机械化技术示范园》,园区近550亩山药全部实行机械化种植。引进5台山药挖沟机,在苏集镇张新庄建立了《苏集山药种植机械化技术示范园》,320的山药实现机械化种植。自走式多功能山药挖沟机可同时种植二行,松土、施肥、起垄、划沟、定距送栽、合垄一气呵成,有效解除了农民种植山药费工费时的困难,提高了农民种植山药的积极性。
四、土豆生产机械化
土豆食用经济价值好,销路俏,近两年在我县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曹县农机局在青菏办事处任庄村建立的《土豆生产机械化技术示范园》。曹县农机局在示范园内引进多台2MB-1/2型大垄双行土豆覆膜播种机,该机器一次完成起垄、施肥、播种、覆膜等作业环节,省时、省工、节肥,是人工覆膜播种效率的120倍,能使种子呈三角形布置,合理使用空间,产量高,每亩都在7000斤以上。并引进使用土豆挖掘机,使土豆种植户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惠。
五、设施农业机械化
由于蔬菜价格不断上涨,农户种植蔬菜的热情也逐步升温,我县大棚蔬菜的种植面积已达到2万多亩,大棚总数5万多个,为减轻菜农劳动强度,曹县农机局在推广新型设施农业机械下足了功夫,在古营集镇和青固集镇建立了两个设施农业机械化示范园。推广卷帘机1500台,田园管理机820台,电动喷雾器1200台,节水灌溉机械360台套,促进了我县设施农业机械化程度的大度幅度提高。
曹县目前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还依然较低,除机械耕翻等作业外,收获和播种环节的机械化基本处于起步阶段,我们本着“突出特色、先易后难、先急后缓、加快推进”的原则,通过建立经济作物机械化示范园,引进关键机具、创新关键技术、逐步探索适于我县宜的技术推广路线和作业模式,这必将对发展经济作物机械化,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调整优化装备布局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汪世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