鄄城县:抢抓新机遇谋求新发展开创农机化工作新局面

作者:许化民 本站发布时间:2012年12月18日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这一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认识新论断既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指明了方向,同时,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四化同步发展为农机化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机遇,一是工业化发展为农机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二是城镇化发展,势必形成大量劳动力的转移,为农机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三是四化同步发展,国家对农业政策、资金的扶持,为农机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鄄城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如何抓住这一战略机遇,全面加快全县农业机械化科学跨越发展、提升农机装备水平,成为鄄城农机局领导班子的思考命题。
 
  一、发展思路探讨
 
    当前,鄄城县农机化发展正处于战略机遇期。尤其是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全面打造苏鲁豫皖战略高地”,对农机化跨越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的发展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现代农业,以实施农机创新示范工程为抓手,以促进农民增收和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为目标,进一步转变理念,调整发展布局,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主攻以花生、大蒜、蔬菜为主的经济作物和设施农业机械化、玉米收获和保护性耕作机械化,积极推进林果、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机械化进程,努力实现由农机大县向农机强县迈进。
 
  二、取得的成绩
 
  1、 农机装备水平持续提高,装备结构得以改善。通过实施购机补贴政策,大力引导农机装备进一步调整优化。大中型拖拉机、大型联合收割机、复式多功能机械迅速增加,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安全高效、节能环保、适应农业需要的科学大农机装备格局基本形成。
 
  2、农机作业水平不断提高。近几年来,鄄城县农机作业水平逐年提高,耕整地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小麦机播、机收率达到95%,玉米机收率达到83%;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2%。经济作物和设施农业机械化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农机化提高了生产力水平,推进了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进程,实现了文明生产。
 
  3、农机购置补贴推动了农机科技推广步伐。自2005年以来,全县共落实农机补贴资金4000多万元,补贴购置各类大型新型农机具10000多台(套)。带动农民投入购置农机资金1.2万元,享受补贴资金的惠及30000余户。调动了农民购买和使用农机的积极性,加快了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步伐。
 
  4、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替代出大量剩余劳力,可以从事其他产业或进城务工,拓宽了致富门路。同时通过开展农机跨区作业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多领域作业,极大提高了机械利用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新技术的推广,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减轻了劳动强度,实现了农业节本增效,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三、存在的问题
 
  1、经济作物和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如大蒜、山药生产机械化,尚处于初始阶段;温室大棚蔬菜生产的管理环节机械化程度低。
 
  2、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农机装备水平的快速提高。虽然近年来国家实行了农机购置补贴的惠农政策,但补贴机具的范围和补贴的标准仍然满足不了农民的需要,仍存在想买而买不起的现象。
 
  3、农机农艺融合不够完善,影响了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尤其是玉米、大蒜等仍是用传统的种植方式,不适宜机械化作业,影响机械作业效率。
 
  二、发展对策
 
  1、贯彻落实法律法规政策,优化农机化发展环境。 一是贯彻落实好农机化法律法规,依法促进农机化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推动《山东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中扶持措施的贯彻落实。二是完善农机化发展工作机制,争取“三个纳入”。即要大力争取当县委、政府重视和支持,把加快推进农机化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农业农村发展计划,纳入政府 “三农”工作总体思路和议事日程,纳入政府工作目标和绩效考核内容。三是完善农机化投入机制,争取资金投入。争取财政补贴资金及工作经费的投入,做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四是实施项目带动发展战略,抓好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保护性耕作示范项目、扶持新型农机专业合作社等项目。五是搞好农机化宣传工作,为农机化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2、搞好农机购置补贴,提升现代农机装备水平。农机购置补贴工作政策性强,关注度高,社会影响大,是国家强农惠农政策重要组成部分,鄄城农机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扩大内需、调整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实施农机购置补贴的重要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一是规范管理,严格操作程序。要严格按照补贴工作规定,规范管理,阳光操作。认真落实五项制度,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充分尊重农民的自主选择权,不向农民强行推荐产品,不乱收费。二是明确重点补贴机具和补贴实施时间。重点补贴玉米联合收割机、免耕播种机、花生联合收获机等现代农机装备,适当提高补贴标准。三是加强和补贴产品供货商的协调,切实做好补贴产品售后服务工作,不定时对供货商的供货情况和售后服务进行检查。四是加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宣传,营造良好的农机补贴工作环境。
 
  3、培育农机专业服务组织,提升农机作业水平。 鄄城农机局积极培育农民、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和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主体,通过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扶持,引导购机者依法组成农机专业合作社。一以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为重点,加大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发展支持力度,采取补贴优先、技术培训术服务、重点协调等优惠扶持措施,加快推进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创新发展。截止目前全县共有农机专业合作社57家,达到“五化”标准的7家。二帮助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农机服务组织提升服务水平,拓宽服务内容,扩大经营服务规模,实行订单作业、承包作业、连片作业和跨区作业,提高农业机械使用的组织化程度和作业效益,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三加强同生产厂家的沟通联系,鼓励农机生产厂家、销售商在我县完善技术服务网络,进一步做好新机具新技术的培训、维修和配件供应服务,解决机手的后顾之忧。
 
  4、加强示范基地建设,提升农机推广应用水平。建设好农机示范基地,是农机化技术推广使用的主要载体和有效手段。鄄城农机局围绕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目标,结合农业适度规模生产发展示范,分别在旧城、红船、临卜三个乡镇建立了3000亩农机科技示范基地,加快花生机收和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
 
  5、加强监督管理,提升农机安全发展水平。 一是建立健全农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把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目标管理范畴和政府工作目标考核内容,把农机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下达到基层,把农机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乡、村,并进行责任考核。二是推进农机安全监理规范化建设。加快农机安全技术检测设备、农机事故勘察处理设备、驾驶员考试设施和安全检查用车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强农机安全监理队伍建设,严格实行农机安全监理考验员、事故处理员资格管理,加强对执法人员的职业道德、法律知识、专业知识与业务技能的教育和培训。深入开展文明监理、优质服务、执法礼仪、监理文化等农机安全监理系统行风建设,努力建设一文高素质的农机安全监理执法队伍。三是强化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开展农机安全文化乡村行活动,把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宣传到乡村。四是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整治攻关年”活动,继续深化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严厉查处违法载人、无证驾驶、非法改装、非法拼装等违法行为,将日常的田检路查和专项整治工作结合起未,常抓不懈,努力消除农机事故隐患,确保农机安全生产。
 
  6、加强农机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切实加强农机系统自身建设,建设一文政治坚定、作风扎实、业务精通、清正廉洁的农机管理队伍。一要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农机干部职工要强化政治、创新、服务“三个意识”,深化观念、职能、作风“三个转变”,建立健全各项工作落实责任制,进一步增强“为农服务、促农发展”的意识。贯彻执行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农机管理部门的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要不折不扣的落实到位,切实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二要加强调查研究,强化农机化专业知识学习,进一步提高指导农机化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和谐发展的素质和能力。三要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实行绩效考核,大力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增强公开性和透明度,科学简化农机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手续和环节,提高办事效率。四要加强农机干部职工培训,切实提高提高业务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和支持干部职工参加更新知识、提高能力的培训。加强协调与配合,形成上下一致、相互配合的整体优势,增强农机系统的凝聚力。五要加强农机系统政风行风建设,提高干部职工自律能力和服务水平。落实反腐倡廉的各项规定,树立以民为木、为民服务,帮民解难、助民增收、保民平安的理念。坚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清正廉洁、文明高效、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努力开创鄄城农机化工作新局面 。(许化民)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