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区森林围城都市农业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实施,农业生产结构逐年调整,粮食生产比例越来越少,并将逐步退出区域经济发展。而农业机械化如何发展,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都市农业调整转型的十字路口,由传统农业向都市型农业转型发展,离不开农业机械化,顺利实现机械化转型对于加快我区都市农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及时实现转型迫在眉睫。为此农机部门针对我区农机化发展现状和都市农业对机械化的需求,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探索发展转型之路并提出建议,仅供有关部门和领导决策参考。
一、 农机化发展现状
截止2011年底,全区农机总动力达17.4万千瓦,农业机械净值达10480万元,拖拉机1023台(其中大中型875台),各类配套农机具3539台,联合收获机械556台,畜牧业机械309台,林果业机械85台等;乡村农机从业人员2091人,农机专业作业服务组织达26个,全年实现农机化经营总收入达7621万元;设施农业建设92万平方米(其中:日光温室75.8万平方米),温室大棚1420个,电动卷帘机186台。森林围城调整减少粮食生产2万多亩,用于种植各种林木、花卉、蔬菜和设施农业建设等。今年调整后小麦面积种植仅剩3.68万亩。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建立了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推广示范基地和设施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设施农业生产由单纯种植普通蔬菜发展到种植高档蔬菜、瓜果、花卉等高效设施农业领域,由简易塑料小拱棚发展到日光温室钢架大棚,由传统耕作发展到自动化、机械化、智能化、环保节能作业。都市农业发展的雏形基本形成。
二、都市农业转型期对农业机械化的需求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区都市农业产业形态区域布局规模的逐步加大,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科技应用水平、规模经营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农业机械化对都市农业发展的机械装备支撑能力、科技创新支撑能力、产业体系支撑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提高;为确保农业机械化在推动都市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需要通过运用现代设施装备发展设施化、工厂化、智能化、标准化生产,提高主导农产品的产业化经营水平,提升都市农业产业化水平。
存在的问题:一是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造成大量传统农业机械的闲置,传统机械利用率降低,传统农业机械的装备配制已不适应都市农业发展的需求,装备结构远远不能适应都市农业市场多样化的需求。二是都市农业产业形态还处在整体布局初级发展阶段,都市农业机械化水平发展不平衡,以林果业、设施农业为主体及生态农业的机械化水平还很低。三是现阶段农业过于分散的经济方式不适应都市农业机械化形势的发展,现有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服务方式需要向都市农业发展服务转变。四是政策性投入机制不健全,引导扶持农机化发展的资金严重不足,不能适应广大农民的迫切需求和农机化事业发展的需要。五是部分农机工作者和领导认识还不到位,认为张店退出了粮食生产农业机械就无武之地了,仍然停留在服务传统农机化耕作的思想范畴,不适应都市农业形势发展的需要。六是农机工作体制机制不畅,农机系统服务机构职能弱化,都市农业机械化技术人才缺乏与都市农业快速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三、都市农业机械化发展转型的几点建议
张店区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都市农业,这给机械化如何服务于都市农业发展带来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顺应张店经济发展形势,及时转变思想,创新工作思路。根据我区目前的现状和都市农业机械化发展需求及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机械化提出几点建议。
(一)实现传统农业机械转型。像小麦玉米联合收获机、还田机、播种机等其他用于粮食生产的作业机械将退出都市农业发展舞台,这就存在这些机械如何处理的问题。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实现跨区作业,发挥其剩余价值,再就是通过变买现有闲置机械实现资产转型,投入到都市农业生产中来。在实现转型发展的同时,继续做好剩余粮食生产机械化服务工作。
(二)积极推进花卉苗木及林果生产加工机械化。花卉生产是都市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林果、花卉亦应作为我区都市农业发展中结构调整的重要选项。要因地制宜服务森林围城,围绕苗木以及林果的生产加工,大力推广应用挖坑、植保机械、修剪机械、采摘以及果品加工等各类先进适用机械,减轻花卉苗木生产的劳动强度,实现生产管理机械化,以提高花卉苗木林果的标准化生产和市场竞争力。
(三)着力发展设施农业机械化。设施农业作为都市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生产都市必需的鲜活农产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区以简易大棚和钢架大棚为主的设施农业有了长足发展,并形成一定的规模,但大部分机械化水平还很低,占用了大量的劳动生产力。在设施农业的发展中,要重点发展“智能”化大棚设施,引进多功能园田管理机械,推广大棚喷、淋、滴、渗灌与温控技术,大幅提高设施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
(四)加快生态农业机械化。要顺应生态农业发展趋势,发展生态型农业机械,积极引进化肥深施、物理诱虫、河道清淤、秸秆饲料、粪便处理有机肥料等农业机械。通过推广使用新型环保农业机械,使农村种养业的废弃污染物得到有效治理,促进生态农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
(五)促进农产品加工机械化。产后保鲜加工是提高农产品效益的关键,也是一项重要的研究生产课题。积极探索农产品产后加工升值的机械化发展路子,加速推广冷藏保鲜技术和真空包装技术的应用,引进产品分级处理、打腊包装、蔬菜脱水加工等产品加工机械,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六)立足都市农业发展战略,提升农机合作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专业优势和服务管理优势,实现从传统的种植业向畜牧、林果业和设施农业以及农业园区等都市农业领域扩展。把培育专业化服务品牌作为推动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持续发展的基础,整合现有资源,实现农机专业服务的转型,不断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组织经营能力和专业服务水平,推动农机服务组织科学发展。
(七) 政策扶持,科学引导。要通过政策扶持,充分利用国家补贴政策,市区财政要设立农机购置补贴专项资金,扶持都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突出特色区域,突出机型配备,突出补贴标准,突出综合配套,提高对先进新型农机化设备的补贴标准,鼓励先进新型农机化设备的使用;强调农机配备数量与都市农业生产的协调发展,科学、合理地提高农机化装备水平,充分体现政府对农机化发展方向的宏观指导和导向作用。在补贴资金使用上,采取单机补贴与项目补贴相结合,弥补国家补贴资金单机使用的缺陷。
(八)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职能。要加强对《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突出农机化在都市农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各级政府要充分重视都市农业机械化工作,并纳入到新农村建设和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中。农机管理部门首先要转变观念,明确职能,充分认识到转型之路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切实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全方位为都市农业机械化转型服好务,为推动我区都市农业的快速发展做好“推进器”的作用。
(九)强化服务,推进发展。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形势和发展都市型农业的要求,运用多种方式,鼓励各个方面利用机械、技术、资本、服务等纽带走向联合,积极探索,创新发展农机化服务体系,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服务为手段,融示范、推广、服务为一体的多元化的服务机制。(张店区农机局 李三红、胡业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