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市:突出“三保”扎实推进农机化示范区建设

作者:乳山市农机局 本站发布时间:2012年12月21日

    乳山市农机局紧紧围绕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部署,按照“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要求,积极开展农机化示范区建设,为促进农机化转型跨越发展发挥了示范引领和典型带动作用。至目前,全市已建立千亩花生机械化作业示范区3处,千亩小麦机械化作业示范区5处,五百亩规模以上茶叶、大姜、苹果农机化作业示范区26处。其中白沙滩镇大姜机械化种收示范区、大孤山镇茶叶机械化加工示范区、下初镇花生机械化收获示范区均被列为省级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

    在示范区建设工作中,重点突出“三保”:

    一是科学定位保发展。成立以分管市长为组长,农机、财政、农业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机化示范区领导组,根据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布局,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的推进原则,在粮食主产乡镇建设小麦、玉米、保护性耕作和花生机械化种收示范区,在蔬果业发达乡镇建设苹果、蓝莓机械化管理和马铃薯机械化种收示范区,在特色种植镇建设茶叶机械化加工示范区和大姜机械化种收示范区。

    二是多筹资金保投入。在争取各级财政增加投入的同时,引进和利用社会工商企业投资和金融信贷资金,带动农民和农机服务组织增加投入,仅省级示范区建设投入达400万元。其中,各级财政投入100万元,带动农民、农机服务组织和其它社会组织投入300万元。实行农机购置补贴向示范区倾斜的政策,优先保障各示范区突破关键生产环节作业机械,全力满足示范区农机购置补贴资金需求,每年示范区使用的购机补贴资金均超过了全市资金总量的30%。

    三是优化服务保效益。充分发挥农机部门职能作用,及时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帮助搞好农机具的选型配套、操作应用技术培训、农机维修保养技术培训,确保各个环节顺利生产,节本增效。进一步引导、规范、保护和扶持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的健康发展,健全镇村农机监管组织网络和机械保养、技术服务网点,搞好农机作业、销售、维修三大市场建设,为示范区建设服好务,把好关,切实保障示范区出精品,出效益。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