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化统计年报是当前农机化发展现状的真实展现,是对农机化工作的全面总结,是为今后农机化规划和发展提供基础依据,特别是今年的统计年报,增加了林果、畜牧、农产品加工等5个统计指标体系,更加全面的展现了全市农机化的发展水平。
一、农机管理服务机构健全,基层农机服务组织完善
市级农机管理服务机构健全。市级具有以农机管理局及市属的农机安全监理站、农机推广站、农机培训学校等部门组成的市级健全的农机管理服务机构,全市农机系统拥有干部职工83人,其中科技技术人员达72人,占86%。全市16处乡镇都设有独立的农机站或综合站,都配有专兼职农机人员1-4名,全市乡镇共有专职农机管理人员34人,其中科技技术人员达27人,占79%。主要从事基层农机化的管理、推广等工作。
基层农机化服务组织完善。近年,龙口市十分重视基层农机化服务组织的建设,现全市共建有各类基层农机化服务组织139个,从业人数达814人。其中拥有农机总值超过50万元的服务组织达35个。特别是年内新建高标准的农机专业合作社6个,使合作社总数达30个,社员总数达345人。
二、农机装备稳步增长,结构配套趋向合理。
一是农机装备稳步增长。统计年报显示,到2012年末全市农机装备总值达4.86亿元,农机总动力达84万kw,分别比上年增长3800万元和1.9万kw,增幅分别为8.5%和2.3%。
二是结构配套趋向合理。到2012年末全市农用拖拉机保有量达8550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618台,年内新增大中型轮式拖拉机32台,淘汰老式履带式拖拉机30台,使大中型拖拉机的所占比重提高到19%,改善了拖拉机的结构,提高了拖拉机的作业性能。年末各类配套机具达10047台套,其中大中型配套机具2952台,大中型拖拉机与机具的配套比由上年的1:1.78调整为1:1.82,使农机的动配比趋向合理。
三是重点推广机械快速发展。2012年全市重点推广了玉米联合收获、保护性耕作等一批农机化新技术,使重点推广的机械得到了快速得发展。年内新增玉米联合收获机25台,保有量达208台。新增小麦免耕播种机16台,保有量达102台,为全市新技术的推广提供了有力的机具支撑。
三、农机作业能力增加,农作物机械化作业水平提高。
农作物综合农机化水平稳步提高。统计年报显示,2012年全市农作物综合农机化水平达93.2%,比上年增加了1.1个百分点。其中农作物的机耕达100%,机播达88.9%,机收达88.5%.
重点农机化新技术机械化水平快速提升。今年玉米联合收获在上年97%高水平的基础上再提1个百分点,达到98%。保护性耕作机械化作业达6万亩。
四、农机投入力度加大,农机作业收入增加。
农机投入资金增加。2012年全市共投入农机资金达3630万元。其中农机购置投入资金2384万元,占农机总投入的65.7%。
农机作业收入增加。随着农机作业能力的增加和农机作业范围的扩大,农机作业收入大幅增加。2012年全市实现农机作业总收入达2.59亿元。其中农田作业收入6855万元,占26.5%,农机运输收入14410万元,占55.6%。
五、加强农机化管理培训,提高管理操作人员技术水平。
加强市级各管理服务职能部门和乡镇农机站职工的技术培训,提高职工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年内共有职工360人次参加了各种类型的技术培训。
利用现场演示会、技术讲座、培训班等不同形式,采出集中、分散、上门等不同方式,对农机从业人员的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性能、操作、安全等知识进行培训,提高农机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年内全市共培训各类农机从业人员6740人次。
六、扩大范围增加统计指标体系,全面展现农机化发展现状。
在去年增加畜牧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今年又增加了林果、渔业养殖、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4个指标体系,更加全面的展现全市农机化发展现状。
新增加的指标体系显示,机械化水平偏低,都在50%以下,并明显的低于原有指标体系的农机化水平,而渔业养殖仅为8.4%,特别是一些生产环节全部是人工作业,就连半机械化都没有,严重的影响了生产的发展,今后要加大发展力度,重点环节突破,确保农机化的全面发展。(龙口市农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