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讯(通讯员王继红崔文学)2012年,通渭县地膜使用总量达5500吨,回收利用废旧地膜3740吨,回收利用率达到68%,比全省66.9%提高1.1个百分点,这项工作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2007年,通渭县正式开始推广全膜覆盖技术,到2012年,全县全膜双垄沟播和全膜覆土穴播面积超过110万亩。全膜覆盖技术推广面积逐年增加,粮食生产实现了“六连增”,但是,随着各种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不断扩大,废旧地膜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也随之而来。为了将废旧地膜变废为宝,该县下发《关于加强废旧地膜回收再利用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并多次组织抽调千名干部下基层,指导动员群众开展废膜回收、无害化处理。据了解,去年该县农民从废旧地膜回收中获得收入340万元。
同时,通过积极争取,该县被省上列为2012年全省20个农业清洁生产示范(废旧地膜回收利用)项目实施县之一,争取到投资612万元,在东川工业园区新建废旧地膜回收深加工企业1家,极大地提高了废旧地膜加工能力。争取到2012年省级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专项资金65万元,用于支持李店、寺子两乡新建的2户废旧地膜回收初加工企业。
通过各项专项补助资金的带动,全县已建立和在建的各类废旧地膜回收加工企业达6家,建立乡、村回收网站点近35个,形成了县有加工企业、乡镇和较大的村有回收站点的回收加工网络体系。
为了方便群众拾捡,力争做到应收尽收,该县还加强对地膜供应渠道的监管,禁止厚度低于0.008毫米的超薄地膜进入农资市场。同时,该县还示范推广一膜两年用、适时揭膜、机械捡膜等技术,在减轻残膜污染的基础上,加大废旧地膜回收机械的研发力度,鼓励县内农机生产企业,研制符合当地耕作条件的残膜回收机具,推动这项工作的全面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