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好大,大棚里的早稻秧苗会烫伤的,快把育秧大棚打开,通通风。”“拖拉机把这片水田再多耕几个来回,泥打碎点,田耕平点。”在分水镇大路村横山畈省级粮食功能区看到,附近田块中一台大中型拖拉机正开足马力在广袤的田野中弛骋。在拖拉机发出的轰鸣声中,社长陈早德正大着嗓门指挥社员工作。
无独有偶,在江南镇荻浦村的其德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大院子里,社员们正将一台台农机具从车上卸下来,有播种机、插秧机、手扶拖拉机等。农机部门的技术人员正在向社员们讲解各种机械的使用安全规程、操作方法和原理,并不时地进行操作示范。“发芽机要注意水量和温度的设定,只要设定好了数据,机器就能自动控制,过2个小时必须到这个窥视孔中看一下里面的情况。”技术人员介绍说。站在一旁的社长钱其德指着发芽机说:“发芽机可帮了我们不小的忙。以前种子发芽,一般需要3天左右,既要烧火控温又要人工管着。现在用发芽机进行催芽,只需10多个小时,种子就能破胸露白了,而且发芽率又高。”
近年来,随着土地流转的增多,种粮大户的出现,原先牛耕木犁的耕作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取而代之的是先进的农业机械,同时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在我县也悄然兴起,他们用先进的农机具服务于全县的农业生产,为实现合作社与农民的“互利双赢”而努力。日前,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农户提供代耕、代催芽、播种、插秧、收割、烘干等“一条龙”服务,在解决了农民最实际困难的同时,也提高了农机合作社的收入。分水镇大路村桐庐陈鑫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早德说,他服务于横山畈省级粮食功能区已经好多年了,今年打算机插早稻在500亩左右,以前他从发芽、播种、育秧、插秧到田间管理和粮食收获,全程都要亲力亲为,农忙时节更是一天到晚忙个不停。随着近年来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出台,通过购置大量的农业机械,更多农民得到了实惠。现在他每年年初就和当地农民社签订全年代耕代收协议,自己不仅不需要再“泡”在水里和田间,更帮助附近农民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益。
“以前是这样插秧的。”江南镇荻浦村村民申屠大伯边说边比划着,“双腿泡在水田里,即使是累得直不起腰来,一天也只能插一亩田左右的秧苗。要是请人来插秧,一天的人工费每人就得花去100多元,真心疼。”站在一旁的农机站工作人员接过话头说:“用插秧机插秧,一亩田的成本大概在120元左右。每天能插秧30多亩,相当于30多个劳动力。”在田间,技术人员熟练地操作着机器,插秧机所到之处,一排排整齐而又分布均匀的水稻秧苗,绿油油地仰望蓝天,20多分钟的时间,一亩田就“搞定”了。起步、前进、拐弯、调整速度、再快速推进……
农业机械化不仅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还带来了降低成本、提高亩产和不误农事的好处。农机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已经真正成为春耕备耕生产中的主力军。加强先进农机设备的引进,对于巩固农业基础的地位,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农机部门将派出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和有机户所有的机具进行一次系统的检查和保养,使先进的农业机械保持良好的状态,做到“拉得出,打得响”,整装待发,确保春耕备耕工作顺利进行。